字好书
洞仙歌·带湖佳处

《洞仙歌·带湖佳处》

时间: 2025-04-27 03:31:39

诗句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

曾对金樽伴芳草。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1:39

原文展示

洞仙歌·带湖佳处 杨炎正 〔宋代〕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曾对金樽伴芳草。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白话文翻译

在带湖的美景中,仿佛置身于真正的蓬莱仙岛。曾经与金樽和芳草为伴。看到桃花随流水飘去,感受到别样的春风,在笙歌声中,谁能相信东君(春神)也会老去。功名之事都不要去问,总是像神仙一样,买断了这美好的风光,让它永远美好。但现在,作为治理国家的高手,却在袖中偷得闲暇,天也不管,怎能解决边疆的事务。等待着在精神上达到高峰,登上凌烟阁,然后立刻买一叶扁舟,早早归来。

注释

  • 带湖佳处:指带湖的美景。
  • 蓬岛:即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 金樽:指酒杯,代指饮酒。
  • 芳草:指美丽的草地。
  • 桃花流水:形容春天的美景。
  • 东君:春神。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买断风光:比喻享受美景。
  • 经国手:指治理国家的高手。
  • 袖里偷闲:比喻在忙碌中偷得片刻闲暇。
  • 关河事:指边疆的事务。
  • 凌烟:指凌烟阁,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
  • 扁舟:小船。
  • 归来闻早:早早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06),字济翁,号洞仙,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炎正在游览带湖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带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一句,以蓬莱仙岛比喻带湖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一句,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以蓬莱仙岛比喻带湖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2. 曾对金樽伴芳草:回忆过去与金樽和芳草为伴的美好时光。
  3.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4. 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在笙歌声中,谁能相信春神也会老去,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
  5.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6. 买断风光镇长好:比喻享受美景,希望美景永远美好。
  7.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8. 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表达了对边疆事务的无奈。
  9.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10. 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蓬莱仙岛比喻带湖的美景。
  • 拟人:将春神拟人化,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
  • 对仗:“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等句,语言优美,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带湖:指带湖的美景。
  • 蓬岛:即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 金樽:指酒杯,代指饮酒。
  • 芳草:指美丽的草地。
  • 桃花流水:形容春天的美景。
  • 东君:春神。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买断风光:比喻享受美景。
  • 经国手:指治理国家的高手。
  • 袖里偷闲:比喻在忙碌中偷得片刻闲暇。
  • 关河事:指边疆的事务。
  • 凌烟:指凌烟阁,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
  • 扁舟:小船。
  • 归来闻早:早早归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一句,以什么比喻带湖的美景?

    • A. 蓬莱仙岛
    • B. 桃花源
    • C. 世外桃源
    • D. 仙境
  2. 诗中“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厌倦?

    • A. 自然美景
    • B. 官场生活
    • C. 自由生活
    • D. 边疆事务
  3. 诗中“买断风光镇长好”一句,比喻什么?

    • A. 享受美景
    • B. 治理国家
    • C. 追求功名
    • D. 逃避现实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的《小池》: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苏轼的《赤壁赋》: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的《洞仙歌·带湖佳处》与杨万里的《小池》: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杨炎正诗集》:收录了杨炎正的全部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 其二 生查子 用春日韵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元月十五作 生查子 为人题矶头闲立小影 生查子 生查子 其二 款残红 生查子 生查子 云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演递 蔼然仁者 一九 痛心入骨 铩羽暴鳞 阮宗 生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刺槐 破甑不顾 兀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巷尾街头 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迷意 包含钉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