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8:21
典尽春衣,也应是京华倦客。都不记麹尘香雾,西湖南陌。儿女别时和泪拜,牵衣曾问归时节。到归来稚子已成阴,空头白。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拆。对鸡豚社酒,依然乡国。三径不成陶令隐,一区未有扬雄宅。问渔樵学作老生涯,从今日。
典当了春天的衣物,想必也是京城中的疲惫旅人。不再记得那些繁华的景象,如麹尘般的香雾,西湖边的南陌。与儿女分别时含泪拜别,牵着衣袖询问归来的时间。等到归来时,孩子已经长大,自己却已白发苍苍。功名之事,如同云霄般遥远。英雄的伴侣,东南方向分离。面对着简单的社酒和鸡肉,依然怀念故乡。未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也没有扬雄那样的宅第。从今天开始,学习渔夫和樵夫的生活方式,过上简朴的晚年。
作者介绍:杨炎正(1145-1211),字济翁,号南溪,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失望,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过去繁华的回忆和对现实困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这首《满江红·典尽春衣》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失望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典尽春衣”和“京华倦客”描绘了作者生活的困顿和对繁华世界的厌倦。通过对儿女别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的深情和对归乡的渴望。而“功名事,云霄隔”和“英雄伴,东南拆”则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无奈和对分离的痛苦。最后,作者选择学习渔樵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失望,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对功名的淡泊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典尽春衣”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生活的困顿 C. 对繁华世界的厌倦 D. 对功名的追求
“功名事,云霄隔”中的“云霄隔”象征什么? A. 功名的遥远 B. 分离的痛苦 C. 对故乡的怀念 D.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中“问渔樵学作老生涯”表达了什么?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D. 对繁华世界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