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15
苏黄不作文章客,童蔡翻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
苏黄(苏轼和黄庭坚)不再是文人的客人,童贯和蔡京却成了朝廷的臣子。三十年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知道哪个才是奸邪的党羽。
诗中提到的苏轼和黄庭坚是宋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了当时文人的理想与气节。而童贯和蔡京则是当时政治腐败的象征,其权谋手段引发了许多士人的不满与批评。通过对比,展现了政治与文学环境的对立与冲突。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宋代政治与文化的复杂关系。诗中的“苏黄”代表了理想的文人形象,而“童蔡”则是权力的象征,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文人地位的惋惜,以及对权臣的愤懑。三十年来的“无定论”不仅指的是个人的命运,更是对整个社会、国家的批判,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无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奸邪势力的痛斥,展现了他清醒的政治意识与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切思考,对社会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理想文人境遇的惋惜。
选择题:苏黄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奸党”主要指的是____。 答案:政治中的阴暗势力。
判断题:作者对童蔡表示赞赏。 (对/错)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