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青县张树筠先生咏怀五首 其二

《和青县张树筠先生咏怀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8:12:56

诗句

游历南洋十数年,医人尝自问心田。

我公即得岐黄术,还幸传家子象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2:56

原文展示:

游历南洋十数年,医人尝自问心田。我公即得岐黄术,还幸传家子象贤。

白话文翻译:

我在南洋游历了十多年,常常自问内心的感受。幸好我掌握了岐黄的医学技艺,更幸运的是,这技艺能够传承给我的子孙。

注释:

  • 游历:指旅行、游玩,尤其是去远方的地方。
  • 南洋:指的是南方的海域,通常是指东南亚地区。
  • 医人:指医生或医学工作者。
  • 心田:比喻内心,心灵的深处。
  • 岐黄术:指的是中医,岐指岐伯,黄指黄帝,二者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代表。
  • 传家子:能够传承家业的子孙。
  • 象贤:可能指的是像贤良淑德的人。

典故解析:

“岐黄”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岐伯和黄帝的对话成为了医学理论的基础。诗中提到的“岐黄术”代表着深厚的医术知识和技能,这也显示了作者对医学的重视和传承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庞履廷,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医学、人生的思考,作品风格多以抒怀和叙事为主。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庞履廷游历南洋期间,主要表达了他在外游历的感悟与对医学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历南洋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医学的热忱。开头几句“游历南洋十数年,医人尝自问心田”,简洁明了地传达出他对身心的深刻反思。接着提到“岐黄术”,不仅仅是对医学技艺的自豪,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期待。最后一句“还幸传家子象贤”则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对后代继承自己医术的期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同时又不失对生活的热情。诗人通过游历的视角,将个人经历与医学的传承结合,表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和对家族未来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历南洋十数年:表明诗人经历丰富,在南洋生活了十多年。
  2. 医人尝自问心田:作为医生,诗人常常反思自己的内心,探求真实的自我。
  3. 我公即得岐黄术:自豪地提到自己掌握了中医的精髓——岐黄术。
  4. 还幸传家子象贤:感到幸运的是可以将这份技艺传承给优秀的后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田”比作内心,表达内心的深刻思索。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韵律美。
  • 反复:通过自问和自省的方式加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医学的热爱与传承的重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后代的期望和责任感,以及在游历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洋:象征着异乡的经历与冒险。
  • 岐黄术:象征着传统医学的智慧与传承。
  • 心田:象征着内心的思考与自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游历了多少年?

    • A. 十年
    • B. 十数年
    • C. 二十年
  2. 诗中提到的“岐黄术”指的是什么?

    • A. 武术
    • B. 中医学
    • C. 书法
  3. “传家子象贤”表达了什么心情?

    • A. 对未来的无奈
    • B. 对后代的期望
    • C. 对生命的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倾向于个人内心的反思,后者则是对人生豪情的抒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价值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论中国古代医学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失调名 满江红·恼杀行人 金菊对芙蓉·梧叶飘黄 卜算子·潮生浦口云 杏花天·帝城柳色藏春絮 风流子·结客少年场 忆少年令/忆少年 风入松·画桥流水欲平阑 风入松·碧苔满地衬残红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刿心鉥肾 离乡调远 包含灸的词语有哪些 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堂堂之阵 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叽哩咕噜 風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謡颂 五皓 统舱 亡不旋踵 黍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牢骚满腹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