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38
《归家即事有作 其三》
作者:王国均
历历曾游地,平陵十五春。
酒降三岛客,诗醒九泉人。
访友不愁懒,看山岂救贫。
征衣羞自检,无计浣轻尘。
这片曾经游玩过的土地,已是平陵的十五个春天。
酒客从三岛而来,诗人却在九泉中清醒。
拜访朋友并不怕懒惰,登山游玩又如何能解贫困?
征战的衣服让我感到羞愧,却无计可施,难以洗去身上的轻尘。
“九泉人”常常用来指代已故者,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平陵的春天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诗中通过酒与诗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
作者介绍:王国均,清代诗人,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作者归家之际,结合个人经历与对故乡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归家即事有作 其三》展现了王国均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的哲思。首句“历历曾游地,平陵十五春”以简洁的语言道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时光荏苒,过去的美好时光历历在目。接下来的“酒降三岛客,诗醒九泉人”,将饮酒与作诗的意象结合,显示出诗人在酒后对友人的追忆,以及对已故者的惋惜。
“访友不愁懒,看山岂救贫”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虽然有朋友相聚的乐趣,但面对生活的贫困,游山玩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最后一句“征衣羞自检,无计浣轻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羞愧与困惑,身为征人,满身尘土,感到无计可施,无法清洗内心的愧疚。整首诗以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友情、贫困与内心挣扎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反省。
诗词测试:
王国均所描绘的“平陵”代表什么?
A. 朋友的故乡
B. 诗人的故乡
C. 战争的地方
D. 酒客的故乡
诗中提到的“九泉”指代什么?
A. 朋友
B. 贫困
C. 死亡
D. 山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国均的《归家即事有作 其三》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国均更侧重于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情感的寄托与孤独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