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吉文费赴考功

《吉文费赴考功》

时间: 2025-05-07 22:57:00

诗句

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

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

贞石书遗爱,轻车赴考功。

台城天尺五,鸣佩列群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00

原文展示:

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
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
贞石书遗爱,轻车赴考功。
台城天尺五,鸣佩列群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虽有壮志已经实现,但仍然处于贫困的官职中。经历了战乱的桑麻田地,如今已是焦土,春天的花柳也关上了门。作者怀念忠贞的先贤,带着轻便的马车去参加科举考试。台城的高度仿佛是五尺,佩饰的声音在诸位公子中间响起。

注释:

  • 壮志:指的是远大的志向。
  • 守官:指的是身居官位,守职不离。
  • 桑麻:指桑树和麻,常用来比喻农田或农事。
  • 焦土:指被烧毁或荒废的土地。
  • 贞石:指的是忠贞不渝的石碑。
  • 轻车:形容马车轻便,方便行走。
  • 台城:指的是台城,通常是古代城市的一部分。
  • 鸣佩:佩饰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贞石书遗爱”中的“贞石”指的是对忠贞的纪念,通常用来象征忠诚的精神。古代文人常常通过对先贤的追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对朝廷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谟,元代诗人,以其直抒胸臆和豪情壮志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官场的失落与挫折后所作,表现了他在追求功名与理想过程中的无奈和困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壮志已云达,守官仍一穷”,既表现了个人理想的实现,却又揭示出在现实中所遭遇的贫困与无奈。接下来的“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后面的两句则转向了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带着对先贤的敬仰,轻车赴考,渴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社会环境的反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壮志已云达:虽然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 守官仍一穷:但在官场中仍然穷困潦倒。
    • 桑麻焦土后:经历过战乱后,农田变得荒芜。
    • 花柳闭门中:春天的繁花似锦却被关在了门外。
    • 贞石书遗爱:怀念那些忠贞的先贤。
    • 轻车赴考功:带着轻便的马车去参加科举考试。
    • 台城天尺五:台城的高度仿佛只有五尺。
    • 鸣佩列群公:佩饰的声音响起,在众多公子中间。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桑麻焦土后,花柳闭门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
    • 象征:焦土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毁灭,花柳则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壮志:象征人生目标与追求。
  • 焦土:象征战乱与社会动荡。
  • 花柳:象征美好生活与希望。
  • 贞石:象征忠诚与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壮志”指的是什么?

    • A. 贫穷的生活
    • B. 远大的理想
    • C. 田园风光
    • D. 失去的时间
  2. “桑麻焦土”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美好的春天
    • B. 战争带来的破坏
    • C. 丰收的农田
    • D. 富饶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陈谟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但陈谟更多地关注个人命运的挣扎,而杜甫则更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关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解析》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吉文费赴考功》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花 卧龙 舟行即事七首 其七 舟行即事七首 其二 刘向二首 其二 刘向二首 其一 晁错 董生 贾生 陆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情孚意合 沆瀣 几字旁的字 包含嶷的词语有哪些 恤患 二房东 夕字旁的字 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卑以自牧 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得尺得寸 应运而起 目字旁的字 行备 口字旁的字 鸣锣开道 得所 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