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31:19
董生
作者: 朱淑真〔宋代〕
秦火经来道失真,下帷发愤每劳神。
谁知异日为无得,只听平津一老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诗中提到,秦火之道已经失去了真实的意义,每当心中愤懑时,总是感到心力交瘁。谁能知道,未来的日子会变得多么无奈,只能听到平津那位老臣的无奈之言。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抒情诗著称。她的诗歌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感观察。
《董生》创作于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茫之时,反映了当时动荡的政治环境和个人的无奈。
朱淑真的《董生》透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她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个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无奈和孤独。开头的“秦火经来道失真”不仅隐喻了历史的变迁,更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曾经真实的东西在权力的压迫下变得失真,令人痛心。
诗人在“下帷发愤每劳神”中,通过“下帷”这一意象,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愤怒的积蓄,心中的不满与失落交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末句“只听平津一老臣”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无奈,老臣的声音代表了无力感,似乎在暗示着对未来的无能为力和对历史的沉重感慨。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朱淑真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也反映了她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助与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表现了个人在强权面前的无奈与孤独感,传递出对未来的隐忧。
诗中“秦火”指代的是:
A. 秦朝的文化
B. 秦朝的暴政
C. 秦朝的经济
“下帷发愤每劳神”中的“劳神”指的是:
A. 身体疲惫
B. 心灵的痛苦
C. 精神的愤懑
诗中“平津一老臣”象征的是:
A. 有智慧的长者
B. 无能为力的老者
C. 忍耐的普通人
答案:
朱淑真的《董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体现了对现实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但朱淑真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