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36
贾生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文帝为君固有馀,岂容流涕复长吁。
单于可击非无策,表饵陈来术已疏。
全诗翻译:
文帝作为皇帝本有丰富的余裕,怎么能容忍在此时流泪叹息呢?对于匈奴的攻击并非没有应对之策,表面上看似已无计可施,但实际上策略早已不再紧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年-约1150年),字子华,号青莲居士,宋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诗作闻名。她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其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贾生》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有强敌的时代,诗中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及对文帝明智治国的赞美。
朱淑真的《贾生》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开头以“文帝为君固有馀”引入,直接指出文帝的治国之道和积累的丰厚成果。通过“岂容流涕复长吁”,诗人强调在国家安危之际,流泪叹息是多么不合时宜,此时应当以智取胜,而非沉沦于情感之中。接下来提到匈奴的威胁,“单于可击非无策”,这不仅表明了面对外敌时的坚定立场,也暗示了应对危机的智慧和勇气。最后一句“表饵陈来术已疏”更是反映出一种对策略的深思,指出表面上看似无计可施,实际上策略早已不再有效,显示了诗人在思考和应对困境时的深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感情表达直接而深邃,体现了朱淑真对国家、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文帝的敬仰。她通过历史人物的反思,升华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联系,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歌颂,也是对现实的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在国家危机时应保持理智与勇气,批判情感的脆弱,提倡智慧与谋略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贾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淑真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文帝”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汉文帝
c) 汉昭帝
诗中对“单于”的描述主要指的是哪一类敌人?
a) 南宋的敌人
b) 匈奴
c) 唐朝的敌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