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1:02
自从尧历数昌辰,
已是三千六百春。
渺渺文明知几聚,
悠悠盖壤定何人。
斯文一缕千钧日,
我辈三纲五典身。
日迈月征各珍重,
几多疏缺待弥纶。
自从尧帝时代算起,已经过去了三千六百个春秋。文明发展的过程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聚散,未来的世界又将归属何人呢?文明的传承如一缕轻烟,承载着千斤重的责任,而我们这一代人则肩负着三纲五常的教诲。时光流逝,日月交替,各自都应该珍重自己的职责,还有多少不足之处亟待修补呢?
熊禾,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以清新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哲理和文化思考,反映了对传统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关注。
《别福清诸友》创作于与朋友分别之际,诗人以古代帝王尧的时代为起点,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深邃,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与文明的深刻思考。首联以尧帝的时代引入,点明时间的久远,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次联以“渺渺文明”展现了文化的脆弱与不确定性,暗示了社会的变迁与人类命运的无常。
中间部分通过“斯文一缕千钧日”强调了文化的力量与责任,同时提到“三纲五典”,则展示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突显出个人在历史和文化中的位置与责任。最后两句则回归现实,提醒人们珍重时光,关注自我修养,强调了对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文化意识和对社会的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与文明的深思,对个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期望。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回顾,表达了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强调珍惜时间与文化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尧”指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古代的圣王
c) 一种节日
答案: b
“三纲五典”中的“三纲”指的是哪三种关系?
a) 朋友、亲戚、邻居
b) 君臣、父子、夫妇
c) 老师、学生、同学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斯文”指的是什么?
a) 文化、文采
b) 体育活动
c) 经济发展
答案: a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熊禾的《别福清诸友》更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反映了深刻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别福清诸友》的诗意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