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张运判 其二

《张运判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9:42:41

诗句

锦乡閒日月,象服俨山河。

富贵吾无羡,平反尔几何。

相依在岁晚,不竞得天多。

欲报无终极,悲风振蓼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2:41

原文展示

锦乡闲日月,象服俨山河。
富贵吾无羡,平反尔几何。
相依在岁晚,不竞得天多。
欲报无终极,悲风振蓼莪。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锦绣的乡村里,悠闲的日月交替,仿佛山河都在仪态万方。
我对富贵并不羡慕,平常的生活又能有多少呢?
在岁末的时光里,我们相依相伴,不争夺天上的更多。
想要报答却无尽头,悲风吹动着蓼草,心中满是惆怅。

注释

  1. 锦乡:形容美丽的乡村。
  2. 闲日月:悠闲的光阴。
  3. 象服:指美丽的服饰,这里比喻自然景色的华美。
  4. 富贵:指荣华富贵的生活。
  5. 平反尔几何:平常生活又能有多少。
  6. 岁晚:年末,指时间的流逝。
  7. 欲报无终极:想要报答却没有尽头。
  8. 悲风振蓼莪:悲伤的秋风吹拂蓼草,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91-1163),字梦阮,号止庵,南宋初期诗人,官至福建知州,以诗词闻名,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张运判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追求的矛盾交织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富贵生活的淡泊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引人注目。开篇便以“锦乡闲日月”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富贵生活的淡漠态度逐渐显露,表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超然。诗中“相依在岁晚”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尤其是在岁末时分,显得愈加珍贵。

而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遗憾,想要报答这种情谊却无从谈起,悲风振动蓼草,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个人的孤独感,又有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乡闲日月”:描绘宁静、优美的乡村环境。
  2. “象服俨山河”:形容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华美。
  3. “富贵吾无羡”:表达对富贵生活的不羡慕。
  4. “平反尔几何”:质疑平常生活的意义。
  5. “相依在岁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6. “不竞得天多”:不争夺更多的财富与名利。
  7. “欲报无终极”:想要回报却没有尽头。
  8. “悲风振蓼莪”:悲伤的风吹拂着蓼草,象征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象服”比喻自然的华美。
  • 对仗:诗中句子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悲风”赋予自然以情感,传达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浮华的冷静与淡泊,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珍贵,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锦乡: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2.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富贵:代表世俗的荣华与追求。
  4. 岁晚:象征生命的终末,传达出一种惆怅感。
  5. 蓼莪:常用以象征离别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悲情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乡”指代什么? A. 繁华都市
    B. 美丽乡村
    C. 高山流水
    答案:B

  2. 诗人对富贵的态度是?
    A. 羡慕
    B. 追求
    C. 不羡慕
    答案:C

  3. “悲风振蓼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展现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反映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魏了翁《张运判 其二》李白《将进酒》:前者倡导淡泊明志,后者则追求享乐与豪情,两者均表现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锯解令 碧云深 闻雁 蜀溪春(黄海棠) 蜀溪春 竹海,顾明行泸江密处,竹林六百余里不绝,号为竹海 碧桃春 碧桃春 己亥元旦 碧桃春 寿广微天师 碧桃春 碧桃春 碧桃春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寿器 怨家债主 衣字旁的字 肥吃肥喝 蹇人升天 夕字旁的字 祖期 风字旁的字 破玩意儿 竖心旁的字 好古敏求 自作孽,不可活 同字框的字 中央社 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夜明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