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17:36
念奴娇(留范景山处有感)
作者: 陈著 〔宋代〕
晓村深处,记当年轻被东风吹别。重得相看春雨屋,心事从头细说。深院灯寒,流苏帐暖,曾梦梅花月。如今何在,消凝分付啼鴂。亭馆飞入腥烟,残香惟有,数朵酴醿雪。旧燕寻巢来又去,也觉双飞声咽。泛梗生涯,空花世界,且做杯中活。可人兰玉,风光还有时节。
在清晨的村庄深处,我还记得年轻时被东风吹散的情景。如今再相见,春雨淋漓的房屋里,我们心中的秘密又可以细细说来。在这深院中,灯光微寒,流苏帐子却温暖,曾经梦见梅花和月亮的美好。现在这些都在哪里呢?只能把思念化为啼鸟的哀鸣。亭阁中弥漫着腥烟,残留的香气仅剩几朵酴醿花。旧燕再次归来却又飞走,双双的鸣叫也透出哀伤。人生如浮萍,空留花影,何不在杯中享受当下的生活?然而人如兰玉,风光依旧有时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月”常用来象征高洁的情操,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旧燕”指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寓意着归来与希望。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流畅著称,常寄情于自然,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往昔的回忆与感慨中,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过往情感的追忆。诗中描绘的春雨、梅花、燕子等意象,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紧密关系。
这首《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开篇以“晓村深处”引入,清晨的宁静与青春的回忆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温柔的感受。诗中“重得相看春雨屋”描绘了再相见时的愉悦与温馨,仿佛可以听到细雨落在屋顶的声音,增添了几分柔情。
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逐渐引入对过往的思考与对失去的感伤。“如今何在,消凝分付啼鴂”一句,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无奈与遗憾。这里的“啼鴂”象征了离别的哀伤,使诗的情感更加深邃。
后半部分,诗人以“泛梗生涯,空花世界”总结人生的无常与虚幻,表明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但最后一句“可人兰玉,风光还有时节”,则透出一丝希望,暗示尽管人生如梦,仍须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青春的怀念到对现实的思考,最后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在追忆过去的同时,诗人也反思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通过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念奴娇》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流苏帐”象征什么?
“泛梗生涯,空花世界”这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柔和;而陈著的《念奴娇》则更为直接,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