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研六言四首

《题研六言四首》

时间: 2025-05-02 11:12:09

诗句

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

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2:09

原文展示:

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

白话文翻译:

轻声叹息,肌肤如泉水般润泽,轻轻抚摸,品德如玉石般温润。可以说毫无遗憾,哪里曾经受到斧凿的痕迹。

注释:

  • 嘘呵:轻声叹息,表示一种轻柔的感叹。
  • 肌理:指肌肤的纹理或质感。
  • 泉润:泉水滋润,这里用来形容肌肤光滑而滋润。
  • 拊摩:轻轻抚摸。
  • 德性:指人的品德和性情。
  • 玉温:比喻人的品德温润如玉。
  • 毫发恨:毫无遗憾。
  • 斧凿痕:指被斧头或凿子所留下的痕迹,象征伤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梦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与陆游、范成大并称。其诗歌风格豪放、清新,常常关注人情世态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思考与感受,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题研六言四首》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全诗通过对肌肤与品德的比喻,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内在品质的追求和对外在表象的反思。诗中提到的“肌理泉润”和“德性玉温”并非孤立的描述,而是通过对比和联想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理想状态。诗人以温润的泉水和玉石来象征人的品德,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

诗中“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完美境界的向往。没有遗憾,意味着一种人生的圆满,而“斧凿痕”则暗示了生活中的伤痛和磨难,诗人在此描绘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照。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美感,轻柔的语气与深邃的内涵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嘘呵肌理泉润:轻声叹息,形容肌肤如泉水般滋润,突出了肌肤的细腻与光滑。
  2. 拊摩德性玉温:轻轻抚摸,强调了品德的温润与高贵,寓意内在的优雅。
  3. 可谓无毫发恨:可以说毫无遗憾,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满意和对自我的肯定。
  4. 何曾犯斧凿痕:哪里曾经受到斧凿的痕迹,象征着对生活磨难的超然与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肌肤比作泉水,品德比作玉石,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嘘呵”与“拊摩”,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象征:肌肤、泉水、玉石等意象,象征着美好与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珍视内心的品德与情感。通过对外表与内在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探索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润:象征纯净与生命力,代表了理想的状态。
  • 玉温:象征高贵与温柔,代表了人品的优雅。
  • 斧凿痕:象征生活中的磨难与苦痛,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肌理”指的是什么? A. 水流 B. 肌肤的纹理 C. 玉石的特性

  2. “德性玉温”中的“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贵与纯洁 C. 硬度

  3. 诗中提到的“斧凿痕”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伤痛与磨难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王维的诗作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但刘克庄更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而王维则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各自的作品在意象与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施判官赴饶州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龙门香山晚泛伊川觞咏久之 送刁景纯学士使北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拟王维观猎 和谢希深会圣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豸字旁的字 人殊意异 迟滞 誓禁 随方逐圆 淫词艳语 胳肢窝 包含贫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三绝韦编 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残薄 冰炭不同器 稌粟 斤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