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谢寺丞新赐及第赴扶沟宰

《送谢寺丞新赐及第赴扶沟宰》

时间: 2025-05-07 16:53:48

诗句

世所重登科,如君特才选。

丽赋惊宗工,妙誉动京辇。

行鷁路非遐,双旗风欲展。

聊阅民版余,应不负坟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3:48

送谢寺丞新赐及第赴扶沟宰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世所重登科,如君特才选。
丽赋惊宗工,妙誉动京辇。
行鷁路非遐,双旗风欲展。
聊阅民版余,应不负坟典。

白话文翻译:

世间非常重视科举考试,而你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你的华美诗篇使得宗师们惊叹,精妙的声誉传遍了京城。
前往扶沟的路途并不遥远,双旗在风中欲要高高展起。
暂时翻阅一下民间的版图,你一定不会辜负先王的典范。

注释:

  • 登科:指科举考试中及第。
  • 如君:像您这样的人。
  • 丽赋:华美的诗文。
  • 行鷁路非遐:前往扶沟的路途不远。
  • 双旗:象征着官职和荣耀。
  • 聊阅民版余:暂时翻阅一下民间的版图。

典故解析:

  • 坟典:指古代的典籍,强调尊重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 京辇:指皇宫和京城,反映了诗人与当时政治中心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南宋初年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梅尧臣在当时的文坛上颇具影响力,尤其以五言诗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得知好友谢寺丞(谢安)的及第消息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贺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体现了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梅尧臣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朋友谢寺丞的祝贺,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才华的推崇。诗的前两句指出了社会对登科的重视,接着以“丽赋惊宗工”来强调谢寺丞的才华横溢,表明他不仅在诗作上出类拔萃,也受到了大家的赞誉。后两句则展现了对朋友未来前途的美好期待,前往扶沟并不遥远,双旗在风中迎风招展,象征着谢寺丞将要走上仕途,展现才华。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展示了梅尧臣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 第一句:“世所重登科”,强调了社会对科举的重视。
  • 第二句:“如君特才选”,直接称赞谢寺丞的才华。
  • 第三句:“行鷁路非遐”,描绘了前往扶沟的旅途情景,暗示着希望与机遇的临近。
  • 第四句:“聊阅民版余”,表明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丽赋惊宗工”与“妙誉动京辇”形成和谐的对称。
  • 比喻:双旗在风中招展,象征着前途的光明和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的重视,对朋友谢寺丞的祝贺,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传达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理想的关怀。

意象分析:

  • 双旗:象征荣耀与前途。
  • 丽赋:代表诗人的才华与成就。
  • 坟典:喻指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所重登科”指的是什么?

    • A. 诗歌的重视
    • B. 科举考试的重视
    • C. 个人的成就
    • D. 朋友的祝贺
  2. “双旗风欲展”中双旗象征什么?

    • A. 朋友的祝贺
    • B. 未来的前途
    • C. 社会的期待
    • D. 诗人的才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这两首诗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但梅尧臣的作品更注重对科举的赞美与期望,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福泉山张三丰手书遗迹 添声杨柳枝 寄远 上天竺 钱塘感兴 灵隐莲峰堂 间适 北捷应制 短歌行与蓝山陈彦中 将进酒赠彭生秉德 王彦举听雨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用计铺谋 伤风败俗 音字旁的字 惠子善譬 包含夷的成语 易墓 轻举 平畴 险浮 風字旁的字 比开头的成语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先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郢客词 鸠形鹄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