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34
不如归去,春山云暮。
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
人言有翼可归飞,
安用空啼向高树。
不如回去吧,春天的山色在云间显得昏暗。
万树林立,云雾缭绕,蜀地的天空在何方呢?
人们说有翅膀就能飞回去,
何必在高树上空啼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浙江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感受结合自然景色写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对人生和归属感的思考时刻。诗中表达了他对春天和归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梅尧臣的《禽言四首其一子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山的美丽和对归去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以“不如归去”引入,直接表达了对故乡和温暖的向往,给人一种急迫感。春山云暮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万树与云的对比,象征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在此,蜀天的何处更是隐喻了诗人对归属的追寻与无奈。
最后两句“人言有翼可归飞,安用空啼向高树”,将诗人对理想归属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相结合。人们的理想往往美好,但现实中的空啼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孤独。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梅尧臣对人生、归属和孤独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归属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与孤独的深刻感悟。诗人在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中,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山云暮”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归去的态度是?
“安用空啼向高树”中“空啼”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禽言四首其一子规》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但梅尧臣更加注重自然与孤独的结合,而李白则强调对故乡的直接思念与情感的宣泄。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