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24
知君少以勇,曾向萧关战。
横刀突虏围,夺马伤胡箭。
当时独免归,猛毅边人羡。
今来提汉卒,寇盗清秦县。
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
我知道你年轻时就很勇敢,曾在萧关与敌军作战。
那时你横刀突入敌阵,夺取马匹、射伤胡人的箭。
当时你独自安全归来,令边疆的士人羡慕不已。
如今你带领汉军来捉贼,清剿那些侵扰秦县的盗贼。
还不值得庆贺你的功名,功名的事情日后再说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俨亭,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擅长山水诗和边塞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为送别赵仲宝而作,赵仲宝即将出征,负责捉拿盗贼和维护地方治安。诗中既有对赵仲宝勇敢的赞美,也有对他日后功名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回忆赵仲宝年轻时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在战斗中的非凡表现与勇气。开篇直入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赵仲宝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勇敢精神的钦佩。接着,诗人回忆起他在萧关战斗时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气概。诗中不仅包含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强调功名与荣誉的获得需要时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梅尧臣作为边塞诗人的特色。诗人在情感传达上采用了对比手法,既有过去的光辉时刻,也有现在的责任与担当,展示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勇敢的英雄,同时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强调了责任与担当。诗人既欣赏赵仲宝的英勇,也希望他在新的职责中继续发光发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赵仲宝在诗中曾在哪里战斗?
诗中提到赵仲宝的勇敢表现,主要是通过哪些动作体现的?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与王昌龄的《从军行》均体现了对勇士的赞美,但梅尧臣更强调责任感与淡泊名利的态度,而王昌龄则更关注战场的壮烈与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