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张伯升世兄入燕(伯升,予师前郡丞太仓起

《送张伯升世兄入燕(伯升,予师前郡丞太仓起》

时间: 2025-05-04 03:34:48

诗句

断帆秋水送将归,满目黄花细雨飞。

泪尽报恩惟一剑,要离冢上血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48

原文展示:

断帆秋水送将归,满目黄花细雨飞。泪尽报恩惟一剑,要离冢上血沾衣。

白话文翻译:

秋水之上,帆船断裂,送你归去;眼前尽是黄花,细雨纷飞。泪水流尽,只为报答恩情,唯有一剑;要离的坟墓上,血迹沾满了衣裳。

注释:

  • 断帆:帆船断裂,象征离别的艰难。
  • 秋水:秋天的江水,常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
  • 黄花:秋天的菊花,象征着凄凉和哀愁。
  • 细雨飞:细雨纷飞,增添了离别的忧伤氛围。
  • 泪尽报恩:泪水流尽,表示极度的悲伤和报答恩情的决心。
  • 要离:古代侠士,此处用作典故,表示忠诚和牺牲。

典故解析:

  • 要离:要离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侠士,因忠诚和牺牲而闻名。诗中使用“要离冢上血沾衣”来象征忠诚和牺牲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婉约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汤显祖送别张伯升世兄入燕时所作。张伯升是汤显祖的老师前郡丞太仓起,诗中表达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对离别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水、黄花、细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哀愁的离别氛围。诗中的“断帆”和“泪尽报恩”表达了离别的艰难和报答恩情的决心。最后一句“要离冢上血沾衣”则通过典故,强调了忠诚和牺牲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汤显祖诗歌的婉约风格和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帆秋水送将归:帆船断裂,象征离别的艰难;秋水则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2. 满目黄花细雨飞:黄花和细雨共同营造了凄凉的离别氛围。
  3. 泪尽报恩惟一剑:泪水流尽,表示极度的悲伤和报答恩情的决心。
  4. 要离冢上血沾衣:通过要离的典故,强调了忠诚和牺牲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断帆”比喻离别的艰难。
  • 拟人:“秋水送将归”赋予秋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满目黄花细雨飞”中的“满目”与“细雨”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报恩。通过秋水、黄花、细雨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恩情的报答。最后通过要离的典故,强调了忠诚和牺牲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断帆:象征离别的艰难。
  • 秋水:象征离别的哀愁。
  • 黄花:象征凄凉和哀愁。
  • 细雨:增添离别的忧伤氛围。
  • 要离冢上血沾衣:象征忠诚和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断帆”象征什么? A. 离别的艰难 B. 航行的顺利 C. 秋天的美景 D. 恩情的深厚

  2. 诗中的“要离冢上血沾衣”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典故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和报恩 B. 秋天的美景 C. 航行的顺利 D. 恩情的深厚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国家的忧虑。
  • 李白《送友人》:表达了离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汤显祖《送张伯升世兄入燕》:都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 李白《送友人》与汤显祖《送张伯升世兄入燕》:都表达了离别的深情,但李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魏太子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南楼中望所迟客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初发石首城 初去郡 酬从弟惠连 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东阳溪中赠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春笋怒发 页字旁的字 画帖 包含郎的词语有哪些 乱云 绞丝旁的字 名不常存 新发于硎 带着铃铛去做贼 新烟 包含钺的词语有哪些 田黄 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大事完毕 听而不闻 包含三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