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饮青来阁即事二绝

《饮青来阁即事二绝》

时间: 2025-04-30 21:37:28

诗句

东南山色翠逶迤,日照西陵上酒迟。

看罢秋千微有恨,不敲方响出红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28

原文展示:

饮青来阁即事二绝 东南山色翠逶迤,日照西陵上酒迟。 看罢秋千微有恨,不敲方响出红儿。

白话文翻译:

东南方的山峦苍翠连绵,阳光照耀在西陵之上,饮酒的时光似乎有些迟缓。 观赏完秋千后,心中微微有些遗憾,不再敲击方响,让红儿出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逶迤(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
  • 西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具体的陵墓或山丘。
  • 方响: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可能指某种信号或召唤。
  • 红儿:人名或昵称,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指某位女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红儿”可能暗含某种情感或故事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表现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细腻,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汤显祖在某次游览或闲暇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某种情感的微妙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首句“东南山色翠逶迤”,通过“翠逶迤”形容山色的连绵与苍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次句“日照西陵上酒迟”,以“日照”点明时间,而“酒迟”则暗示了诗人悠闲而又略带迟疑的心境。后两句“看罢秋千微有恨,不敲方响出红儿”,通过“微有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而“不敲方响出红儿”则增添了一层神秘和期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翠逶迤”描绘了山色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次句“日照西陵上酒迟”,通过“日照”和“酒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第三句“看罢秋千微有恨”,通过“微有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末句“不敲方响出红儿”,通过“不敲”和“出红儿”的对比,增添了一层神秘和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翠逶迤”比喻山色的美丽。
  • 对比:“日照”和“酒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细腻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色:翠逶迤,描绘了山色的美丽。
  • 日照:点明时间,增添了诗的氛围。
  • 秋千:象征着悠闲和童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红儿:增添了一层神秘和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翠逶迤”形容的是什么? A. 山色 B. 水流 C. 云彩 D. 风声
  2. “日照西陵上酒迟”中的“酒迟”暗示了什么? A. 诗人饮酒过量 B. 诗人饮酒时间晚 C. 诗人饮酒心情复杂 D. 诗人饮酒地点偏僻
  3. “看罢秋千微有恨”中的“微有恨”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秋千的恨意 B. 诗人对某人的恨意 C. 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D.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恨意
  4. “不敲方响出红儿”中的“红儿”可能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位女子 C. 一种信号 D. 一种召唤

答案:1. A 2. C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牡丹亭》:汤显祖的另一部代表作,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人性描写。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汤显祖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全部作品,是研究其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其九 咏庭梅寄人(一作庭梅咏寄人)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咏古二首有所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媚曲 走字旁的字 顺天应时 惊才绝绝 里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白化 包含倡的词语有哪些 触石决木 有目咸睹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方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画瓦书符 上平 珍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