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叹卓老

《叹卓老》

时间: 2025-08-05 13:35:19

诗句

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

知教笑舞临刀杖,烂醉诸天雨杂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35:19

原文展示:

叹卓老 自是精灵爱出家,钵头何必向京华。 知教笑舞临刀杖,烂醉诸天雨杂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精神追求者(精灵)自然喜爱远离尘嚣,出家修行,不必非得去繁华的京城。他们能在刀杖面前笑舞,即使在混乱和危险中也能烂醉如泥,享受天上的花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精灵:这里指精神追求者,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
  • 出家:离开世俗生活,专心修行。
  • 钵头:僧人乞食的器具,这里代指出家人。
  • 京华:指京城,繁华之地。
  • 刀杖:象征困难和挑战。
  • 诸天:佛教中的诸天神,这里指天空。
  • 雨杂花:比喻混乱中的美好景象。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烂醉诸天雨杂花”可能受到佛教中“天雨花”的意象启发,象征着超脱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表现个性解放和对传统礼教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汤显祖对某位出家人的赞美,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繁华与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和自由的向往。诗中“自是精灵爱出家”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精神追求者的特质。而“钵头何必向京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必在繁华之地。后两句“知教笑舞临刀杖,烂醉诸天雨杂花”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在困难和混乱中依然能保持乐观和享受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自是精灵爱出家”:直接点明主题,强调精神追求者的特质。
  • 第二句“钵头何必向京华”:通过对比,强调真正的修行不必在繁华之地。
  • 第三句“知教笑舞临刀杖”:描绘在困难面前依然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 第四句“烂醉诸天雨杂花”: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在混乱中依然能享受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京华”与“出家”的对比,强化了超脱世俗的态度。
  • 意象:使用“刀杖”和“雨杂花”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刀杖:象征困难和挑战。
  • 雨杂花:比喻混乱中的美好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精灵”指的是什么? A. 精神追求者 B. 鬼怪 C. 神仙 D. 普通人

  2. “钵头何必向京华”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京城的向往 B. 对出家的否定 C. 对世俗的超越 D. 对修行的轻视

  3. “烂醉诸天雨杂花”中的“雨杂花”象征什么? A. 混乱 B. 美好 C. 悲伤 D. 平静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但汤显祖的诗更强调在困难和混乱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所有作品,包括戏剧和诗歌。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五 仙山诗二首 其二 仰和何仆射还宅故诗 周祀圜丘歌 皇夏 咏画屏风诗 九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二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六 云门舞 奉梨诗 和赵王看伎诗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逸 业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气吞虹蝩 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谢世 纷纷籍籍 一得 情天孽海 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矜情作态 清浏 识变从宜 走字旁的字 逐物不还 包含霖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