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2:09
翠盖笼娇面。记当年沉香亭北,醉中曾见。见了风流倾国艳,红紫纷纷过眼。算好处何嫌春晚。谁把天香和晓露,倩东君特地匀娇脸。千万朵,开时遍。隔花听取提壶劝。道此花过了,春归蝶愁莺怨。挽住东君须醉倒,花底不妨留恋。待唤取笙歌一片。最爱就中红一朵,似状元得意春风殿。还惹起,少年恨。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春天的场景,翠绿的花盖笼罩着娇美的面容。让我想起了当年在沉香亭北,醉酒中曾经见过的那位风华绝代的女子,红色和紫色的花朵纷纷映入眼帘。算起来,春天的晚期也不算太糟糕。是谁把那天香和晨露,特意调和成那娇美的容颜呢?千万朵花开得如此热闹。隔着花听见有人劝酒,告诉我这花已经过了,春天也会归去,蝴蝶忧愁,黄莺怨恨,我必须醉倒在东君的怀里,花下尽情留恋。等我再叫来一片笙歌,最爱的还是那一朵红花,仿佛是状元在春风殿中得意的样子。这样一来,难免又引发了少年的遗憾。
“东君”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春天,寓意生机和希望。沉香亭作为一个特定的场所,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刘仙伦,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新脱俗而著称,常在作品中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花景象,表达对美丽的追求与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这首词以春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的“翠盖”和“娇面”将春花与女子的美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然与人相融的和谐美感。作者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尤其是“隔花听取提壶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醉意。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格与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花与女子的美丽,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
诗中“东君”指代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隔花听取提壶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喜悦 C. 期待 D. 怀念
诗中提到的“沉香亭”象征着? A. 美好的回忆 B. 伤心的往事 C. 冷漠的环境 D. 平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