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0:35
贺新郎 贺莲甫十六舅氏就婚浦口
作者:袁绶 〔清代〕
陌上春光换。正华堂雀屏开处,玳筵春满。
十二琼楼花似海,几处湘帘低卷。
双影并碧阑干畔。好向玉台寻艳句,谱新声吹入红牙琯。
和一缕,箫声软。别来岁月从头算。
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
今日红罗新手揭,还是旧时人面。
只添了九雏钗颤。付与丙丁双绶带,
待明朝共把同心绾。鸾凤侣神仙伴。
在春天的陌上,春光明媚。正当华堂的雀屏在开处,瑰丽的筵席上春意盎然。
十二座琼楼,花如海洋般绚烂,几处湘帘轻轻卷起。
两人的身影并排在碧色的栏杆旁。好想在玉台上寻找美好的句子,谱出新的乐声,吹入红色的牙管中。
轻柔的箫声如缕。别后岁月重新计算。
记得当年在谢家的小宴上,似乎又有重逢的感觉。
今天红罗新娘的手帕揭开,依旧是当年的那张脸。
只不过多了几根雏钗轻轻颤动。将这双绶带交给丙丁,
待到明天一起将心结连在一起。鸾凤成双,伴着神仙。
作者介绍: 袁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作闻名,风格多样,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和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描写。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贺新郎的场合,借以庆祝朋友的婚礼,表现了对新人的祝福和对往昔的回忆。诗中充满了春天的美好气息,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象引入,展现了新人婚礼的喜庆氛围。开头的“陌上春光换”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暗示着人生新阶段的开始。诗中通过华堂、雀屏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热闹而美丽的宴会场景,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回忆起与新人过去的交往,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特别是“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一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的美好祝愿。结尾的“鸾凤侣神仙伴”则将整首词推向高潮,象征着完美的结合与共度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首词通篇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巧妙地结合了对新人未来的祝愿与对过去的回忆,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新人婚礼的祝贺,同时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珍惜,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人生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是写给谁的婚礼?
“鸾凤侣神仙伴”中,鸾凤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湘帘”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