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5:38
听凯三首 其三
作者:陶益 〔明代〕
胡尘千里杂蛮烟,大将功成控绮筵。
游子独能依乐土,愧无文采勒燕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战乱与离别中对故土的怀念。诗的开头提到胡人侵扰,战火纷飞,烟雾弥漫,远在千里之外;接着提到大将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设宴庆功;最后,游子虽然能够依恋这片乐土,却因没有文采而惭愧,无法像燕然一样留下自己的功绩。
陶益,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家园的关切。其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在异乡游历,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诗中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责,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听凯三首 其三》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现出游子对故土的深情与对自身能力的自责。前两句以“胡尘千里”和“大将功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英雄的荣耀。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游子的孤独感愈加明显,他虽然心向乐土,但内心的愧疚令他无法自拔。
从艺术表现来看,诗人利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游子”与“大将”的不同角色,前者是流亡者,后者则是胜利者,体现了社会的阶层差异和个人的无力感。同时,诗中“愧无文采”的自我反省,突显了游子对自身才华的否定,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战乱的背景,也引发了读者对家国情怀的共鸣,展示了明代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与深刻反思。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责,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
“胡尘千里”中的“胡尘”指的是什么?
游子对自己才华的感受是?
“愧无文采勒燕然”的意思是?
答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陶益的《听凯三首 其三》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反思,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对个人的影响。两者皆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角度和情感深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