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4:38
古道黄尘满,春溪碧溜乾。
乌栖双树晚,客至一镫残。
断碣悲穷子,联篇记妙翰。
定知草庐卧,小梦亦阑珊。
古老的道路上满是黄尘,春天的小溪水碧绿而清澈。
傍晚时分,乌鸦栖息在两棵树上,客人来到时只剩下一个灯盏的余光。
断裂的石碑让人感到悲伤,仿佛在述说那些穷困潦倒的子弟,
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在草庐中卧坐,微微的梦境也变得朦胧而模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鄂尔泰(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抒发对自然及人生的感悟。其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及人文情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历真空寺期间,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本诗以古道、春溪、乌栖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首联“古道黄尘满,春溪碧溜乾”通过对比古道的荒凉与春溪的清澈,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接下来的“乌栖双树晚,客至一镫残”,则通过乌鸦栖息和灯光微弱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后两联“断碣悲穷子,联篇记妙翰”则引入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表达了对贫困与失落的同情,而最后一句“定知草庐卧,小梦亦阑珊”则回归到自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梦想的追求。整体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思索,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道”是指什么?
“乌栖双树晚”中的“乌”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提到的“草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