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5:51
渔家傲(赠鼎湖官妓)
李石 〔宋代〕
西去征鸿东去水。几重别恨千山里。
梦绕绿窗书半纸。何处是。
桃花溪畔人千里。瘦玉倚香愁黛翠。
劝人须要人先醉。问道明朝行也未。
犹自记。灯前背立偷弹泪。
这首词描绘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诗人用“西去征鸿”和“东去水”表达了东西方的分离,暗示着远行与别离带来的无尽愁苦。“几重别恨千山里”展现了思念之情在千山万水间的重重叠叠。“梦绕绿窗书半纸”则描绘了梦中思念的情景,绿窗前的书信只写了一半,表达了心中未尽的情感。接着,诗人询问:“何处是桃花溪畔的人千里?”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无尽思念。
“瘦玉倚香愁黛翠”中的“瘦玉”指代女子,暗含着她的忧愁与纤细的美。“劝人须要人先醉”则是劝酒,试图借酒消愁。而“问道明朝行也未”带着一丝无奈,暗示着明天的路途依然未卜。“犹自记,灯前背立偷弹泪”则形象地描绘了在灯下偷偷流泪的情景,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伤感。
作者介绍:李石,字云龙,号少室,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作品多描写离情别绪,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在鼎湖游历时,因与官妓的相识而产生的情感。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渔家傲》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特有韵律,内容上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出离别的惆怅。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词中提到的“西去征鸿”和“东去水”,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广阔,也象征了人们因生活与理想而产生的离散与孤独。
“梦绕绿窗书半纸”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思念在心中不断回旋,无法释怀的情感。紧接着的“何处是桃花溪畔人千里”则更进一步,呈现出一种无奈的思索,似乎在探寻着那一份难以跨越的距离。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由对离别的感伤到借酒消愁,再到最后的泪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诗中的“灯前背立偷弹泪”,更是画龙点睛,让人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远方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分离时的无奈与悲伤。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诗人寄托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西去征鸿”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梦绕绿窗书半纸”中的“绿窗”代表了__。
判断题:诗中“灯前背立偷弹泪”表达了诗人的快乐情绪。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