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赠鼎湖官妓)

《渔家傲(赠鼎湖官妓)》

时间: 2025-05-07 22:15:51

诗句

西去征鸿东去水。

几重别恨千山里。

梦绕绿窗书半纸。

何处是。

桃花溪畔人千里。

瘦玉倚香愁黛翠。

劝人须要人先醉。

问道明朝行也未。

犹自记。

灯前背立偷弹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5:51

原文展示

渔家傲(赠鼎湖官妓)
李石 〔宋代〕

西去征鸿东去水。几重别恨千山里。
梦绕绿窗书半纸。何处是。
桃花溪畔人千里。瘦玉倚香愁黛翠。
劝人须要人先醉。问道明朝行也未。
犹自记。灯前背立偷弹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诗人用“西去征鸿”和“东去水”表达了东西方的分离,暗示着远行与别离带来的无尽愁苦。“几重别恨千山里”展现了思念之情在千山万水间的重重叠叠。“梦绕绿窗书半纸”则描绘了梦中思念的情景,绿窗前的书信只写了一半,表达了心中未尽的情感。接着,诗人询问:“何处是桃花溪畔的人千里?”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无尽思念。

“瘦玉倚香愁黛翠”中的“瘦玉”指代女子,暗含着她的忧愁与纤细的美。“劝人须要人先醉”则是劝酒,试图借酒消愁。而“问道明朝行也未”带着一丝无奈,暗示着明天的路途依然未卜。“犹自记,灯前背立偷弹泪”则形象地描绘了在灯下偷偷流泪的情景,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伤感。

注释

  • 征鸿:指大雁,常用作离别的象征。
  • 别恨:离别所产生的怨恨与愁苦。
  • 梦绕:梦中萦绕,体现思念的强烈。
  • 瘦玉:形容女子的纤细美丽,也暗含忧愁。
  • 黛翠:指黛色的眉毛与翠绿色的衣服,形容女子的妆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石,字云龙,号少室,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作品多描写离情别绪,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在鼎湖游历时,因与官妓的相识而产生的情感。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特有韵律,内容上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出离别的惆怅。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词中提到的“西去征鸿”和“东去水”,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广阔,也象征了人们因生活与理想而产生的离散与孤独。

“梦绕绿窗书半纸”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思念在心中不断回旋,无法释怀的情感。紧接着的“何处是桃花溪畔人千里”则更进一步,呈现出一种无奈的思索,似乎在探寻着那一份难以跨越的距离。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由对离别的感伤到借酒消愁,再到最后的泪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诗中的“灯前背立偷弹泪”,更是画龙点睛,让人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去征鸿东去水:描绘了天边飞去的大雁与东边流淌的水,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2. 几重别恨千山里:表达了离别所带来的无尽怨恨,像千山般重重叠叠。
  3. 梦绕绿窗书半纸:在梦中思念,绿窗前只能写下半张纸,体现了未尽的情感。
  4. 何处是桃花溪畔人千里:在询问远方的亲人究竟身在何处,表现了深切的思念。
  5. 瘦玉倚香愁黛翠:形容一个瘦弱的女子,因愁苦而倚靠在香气四溢的地方。
  6. 劝人须要人先醉:劝人先喝酒,以借酒消愁。
  7. 问道明朝行也未:询问明天的行程是否已定,带着对未来的无奈。
  8. 犹自记灯前背立偷弹泪:描绘在灯下背立偷偷流泪的情景,表现了思念的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征鸿”比喻离别,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 拟人:梦中思念如人相伴,增强了情感的直观性。
  • 对仗:如“水”与“恨”,“纸”与“里”等,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远方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分离时的无奈与悲伤。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诗人寄托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念。
  • 绿窗:象征着思念之地,承载着情感。
  • 桃花溪:象征美好而遥远的记忆。
  • 瘦玉:象征着美丽却愁苦的女子形象。
  • 灯前: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西去征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别
    • C. 友情
    • D. 归乡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梦绕绿窗书半纸”中的“绿窗”代表了__

  3. 判断题:诗中“灯前背立偷弹泪”表达了诗人的快乐情绪。 (对/错)

答案

  1. B
  2.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王之涣

诗词对比

  1. 《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渔家傲》都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前者侧重于英雄气概与壮志,后者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柔情与愁苦。
  2.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与历史感,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在情感上引人深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宋词鉴赏辞典》
  • 《词学通论》

相关查询

书刺末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饯唐州高使君 咏新辟邑城 答姚怤见寄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魏博田兴尚书听嫂命不立非夫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江翻海倒 振臂 包含黩的词语有哪些 款学寡闻 包含巾的成语 贝字旁的字 包含眇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一代国色 衣字旁的字 乞祠 枉用三尺 珍好 苫眼铺眉 抚今痛昔 包含蹈的词语有哪些 神皇 病字头的字 夕字旁的字 包含元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