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4:36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在霜天的万树之中,鲜红的颜色显得格外烂漫,
天兵怒气冲天,气势如虹。
浓雾弥漫在龙冈的千山之间,暗淡无光,
大家齐声呼喊,前方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大军再次进入赣地,
滚滚烟尘弥漫,笼罩了半边天空。
唤起千百万的工农,
心齐力合,红旗在不周山下随风飘扬。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富有革命精神,常常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34年,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革命斗争的信心与坚定的决心,鼓舞了人民的士气。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斗志的词作,充分展示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华与革命家的气魄。全诗以“万木霜天红烂漫”开篇,描绘了秋冬季节的大自然景象,暗示了外部环境的艰难,但随即转入“天兵怒气冲霄汉”,展现了革命力量的壮丽与豪情。
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雾满龙冈千嶂暗”将环境的压抑与敌人的围剿形势结合,体现了革命斗争的艰辛。然而,毛泽东并没有就此气馁,而是通过“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展示了人民团结一致、克敌制胜的决心。
整首诗在气势上不断推进,尤其在“二十万军重入赣”一节中,体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与回击敌人的信心,最后以“唤起工农千百万”呼应全诗,强化了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力的核心地位。诗中所表达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无数的革命者,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奋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仗、夸张等手法。对仗如“万木霜天”与“天兵怒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夸张的描绘如“二十万军”与“风烟滚滚”则彰显气势。
主题思想:强调工农群众的力量与团结,鼓舞士气,展现了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二十万军”指的是什么?
“唤起工农千百万”这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