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6:54
蝶恋花(和鲁如晦梅花二首)
王之道 〔宋代〕
曾向水边云外见。
争似霜蕤,照映苍苔院。
檀口半开金袅线。
端相消得纶巾岸。
点缀南枝红旋旋。
准拟杯盘,日向花前宴。
飞雪飘飘云不卷。
何人览镜凭阑看。
曾经在水边和云外见过梅花。
怎能比得上那霜中梅花,映照在苍苔的院落。
梅花的花瓣半开,像金色的丝线。
正好消磨着纶巾的时光在岸边。
南枝上点缀着红色的花朵,旋转着盛开。
打算在花前摆设杯盘,享受阳光的宴会。
飞雪飘飘,云层却不卷起。
谁在镜子前凭栏观赏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情怀。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以自然景物寄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冬交替之际,诗人目睹梅花的美丽,借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赞美。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趣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曾向水边云外见”便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新明丽的春景中,云与水的交融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而“争似霜蕤,照映苍苔院”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让人不禁联想到坚韧与高洁的品格。此处的“苍苔”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雅,也映衬出梅花的独特美感,形成一种清冷而又高远的气质。
接下来的“檀口半开金袅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柔美,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卷,令人神往。而“点缀南枝红旋旋”更是将梅花的盛开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此处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
后半部分的“准拟杯盘,日向花前宴”则是对生活美好时光的期待,诗人希望与友人共赏梅花,享受欢乐时光。整首词在描写梅花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蕤”指的是什么?
“日向花前宴”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苍苔”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蝶恋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但前者更注重梅花的坚韧与美感,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清新高远,后者则细腻柔和。
推荐书目
以上为《蝶恋花(和鲁如晦梅花二首)》的全方位解析,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