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04
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
拥在尊前。顿觉春温却夜寒。
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
缓唱何妨。贴体衫儿扑扑香。
全诗翻译:
在笑声中声音渐远,走向那曲折的房屋与花树之间。
依偎在酒杯前,瞬间感觉春天的温暖却又觉得夜晚寒冷。
愿意用心来回报,只能让她频频劝酒。
轻声唱歌有什么妨碍?贴身的衣衫散发着阵阵香气。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夜寒”与“春温”的对比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此外,饮酒作乐在古代文人雅士中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以细腻的笔触著称。他的诗歌多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宋代,正值人们生活富足、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一背景下,以饮酒作乐的场景描绘出一种春日的温暖与愉悦,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春日醉人的场景。开头的“笑中声远”便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似乎在描绘一个聚会的场景,人与人之间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弥漫。接着,诗人转向那“曲房花树”,构建出一个恬静而美丽的环境,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拥在尊前”一句,更是让人感受到那份亲密无间的情感。伴随着春天的温暖,诗人却又感受到夜晚的寒冷,这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这里的“春温却夜寒”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温暖与寒冷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在“愿酬心满”一句里,诗人表达了想要回报对方的情感,然而只能通过频频劝酒来实现。这里不仅展现了对饮酒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渴望。最后一句“缓唱何妨”,则是对轻松雅致生活的赞美,伴随着贴身衣物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在欢快的语调中,又蕴含着对生活的深思,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日的温暖与人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场景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中“笑中声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春温却夜寒”中的对比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愿酬心满”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王之道的《减字木兰花》更侧重于社交与饮酒的场景,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