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7:20
春意逼溪桥,寒香闭蓬户。
山人不出门,驿使在途旅。
春天的气息逼近了溪边的桥,寒梅的香气在蓬门内闭锁。
隐居的山人不出门,驿站的信使在路上奔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寒香”指梅花的香气,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常与寒冷的冬季相联系,寓意在逆境中保持坚强。诗中隐士的形象,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崇尚隐逸的生活。古代的驿站是传递消息的重要场所,驿使的出现则暗示了外界的繁忙与世俗。
作者介绍: 张宁,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字承志,号山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宁对西湖的游览期间,正值春季,梅花盛开,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香味,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孤山梅雪》以梅花的寒香与隐士的居所为主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生活情境。首句“春意逼溪桥”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带给人们温暖与希望。溪边的桥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桥的存在使人能够更好地欣赏春天的美景。
接下来的“寒香闭蓬户”则引入了梅花的香气,这种香气在春天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新,然而“闭蓬户”又暗示了隐士的选择,宁愿留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享受这份宁静。相较于外界的喧嚣,隐士选择了内心的平和和对自然的热爱。
“山人不出门”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一句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渴望。而“驿使在途旅”则引入了外界的繁忙与世俗的纷扰,形成了诗中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呈现了隐逸与世俗的冲突,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带来的美好气息与隐士的清幽生活,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让人在喧嚣的现实中感受到一丝内心的平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世俗纷扰中寻找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香”指的是哪种花的香气?
“山人不出门”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驿使”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强调在寒冬中绽放的坚韧精神;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则表现了在山水间的孤独与思考,二者都展示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