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啜羹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啜羹》

时间: 2025-05-10 07:21:08

诗句

香不求知色正青,青于九畹见飘零。

山中若有离骚伴,痛饮吾知胜独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1:08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啜羹

作者: 刘过 〔宋代〕

原文展示:

香不求知色正青,青于九畹见飘零。山中若有离骚伴,痛饮吾知胜独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香味不需要通过颜色来辨别,它的青色比那九畹的幽兰更显得清新。倘若山中有《离骚》的陪伴,我痛饮一杯,便知道这种醉意比独自清醒更为畅快。

注释:

  • : 指香气,特指清潭的清香。
  • 色正青: 指颜色纯正,形容香气清新。
  • 九畹: 指九片花坛,指幽兰之美。
  • 离骚: 指屈原的《离骚》,表达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
  • 痛饮: 指痛快地饮酒,形容饮酒的畅快感。
  • 胜独醒: 意思是醉酒的状态比清醒更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阮,号小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清潭时,诗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清新与醉意,借酒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过的《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啜羹》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而引人入胜。诗中借清潭的香气、青色来映衬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体悟。第一句“香不求知色正青”中,诗人强调香的清新不需要通过颜色来辨别,这种对香气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第二句“青于九畹见飘零”通过对比,强调了清潭的独特之处,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接下来的“山中若有离骚伴”则引入了文化典故,通过《离骚》的陪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一句“痛饮吾知胜独醒”则是对饮酒状态的深刻体悟,表达了诗人对醉意的向往,认为在此刻的迷醉中,反而能体会到更深的生命真谛。整体来看,刘过通过浓厚的自然意象与文化象征,展现出与自然共鸣的深刻情感,以及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香不求知色正青”:香气清新,不用颜色来判断。
    2. “青于九畹见飘零”:这种青色比九片花坛的幽兰更显得清新。
    3. “山中若有离骚伴”:如果山中能有《离骚》的陪伴。
    4. “痛饮吾知胜独醒”:我醉饮一杯,体会到比清醒更好的快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与颜色对比,强调香的独特。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提到《离骚》,增加了诗的文化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对理想的追求,强调在醉意中感受到的深刻人生体验,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美好与纯净。
    • : 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离骚: 象征理想与忠诚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指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2. “痛饮吾知胜独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悦 B. 悲伤 C. 无聊 D. 迷茫
    3. 诗中提到的“九畹”指的是什么?
      A. 九片花坛 B. 九座山 C. 九条河流 D. 九个朋友

答案: 1.C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过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倾向于禅意的表达,而刘过则更加注重于情感的直接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离骚》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文昌阁 喜迁莺 百字令 寿老妻八十 以上二首见麟原后集卷十 喜迁莺 代人作,送镏宰考满,并迁新居 细言应令诗 大言应令诗 九日 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 打球篇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言律诗 粘皮着骨 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蚕馆 避井入坎 掉三寸舌 业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种众 如法炮制 包含嗓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骁腾 包含绽的词语有哪些 禁例 秃宝盖的字 垢面蓬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