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20:08
洞霄宫
作者: 刘过 〔宋代〕
杖藜随步到琼宫,
满目幽奇景莫穷。
山锁九层虽阴远,
洞庭五处自相通。
侵云天柱笼朝雾,
傍水清阴弄晚风。
可惜春禽啼晓月,
又催行李过江东。
我手杖着拐杖,缓步走到这琼楼玉宇,眼前满是幽深奇特的景色,简直看不完。山峰虽然高耸而阴暗,但洞庭湖的五个地方却彼此相连。云层侵袭着天柱,笼罩着早晨的雾气,靠近水边的清幽之处,晚风轻轻吹拂。可惜春天的鸟儿在明月下啼鸣,催促着我离去,踏上东行之路。
作者介绍:刘过,字履和,号秉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诗风清新而富有情趣。他的作品常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宋代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洞霄宫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洞霄宫》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感慨,将读者带入一个恍若仙境的场景。诗的首联“杖藜随步到琼宫”,以“杖藜”开头,暗示诗人虽身处人间,却向往那如仙境般的琼宫,传达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接下来的“满目幽奇景莫穷”,则展现出眼前景色的迷人与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中间两联“山锁九层虽阴远,洞庭五处自相通”既描写了山的高耸与洞庭湖的开阔,表现出自然的雄伟与神秘,又暗示了山与水的和谐共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感。最后的两句“可惜春禽啼晓月,又催行李过江东”,则以“可惜”二字点明诗人内心的惋惜,春天的鸟鸣与明月相伴,但生活的无常却让他不得不离去,展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理想、自然、生命的无常相联系,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杖藜随步到琼宫”中的“藜”指什么?
在诗中,春禽啼鸣代表了什么情感?
“可惜春禽啼晓月”中的“可惜”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