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5:15
原文展示:
宿谯东逆旅夜闻歌白公琵琶行 张耒 〔宋代〕 元和才子悲流落,一听琵琶谓天乐。 青衫裛泪作长歌,谁取篇章和宫角。 谯东夜久行人桸,卧闻此歌歌者谁。 歌侣旧时人不见,举头欲听泪双垂。 画堂青琐春无事,几听此歌还几醉。 东风桃李作黄埃,宝箧尘昏谱闲字。 一声一听一情伤,未老应知几断肠。 展转曲终灯烬落,荒城寒月夜飞霜。
白话文翻译:
元和年间的才子感叹自己的流离失所,一听到琵琶声就以为是天上的音乐。 穿着青衫,泪湿衣襟,唱起了长歌,谁能将这些篇章配上宫廷的音乐。 在谯东的夜晚,行人稀少,我躺在旅店里听到这首歌,不知道歌者是谁。 昔日的歌伴已经不见,我抬头想要聆听,却泪流满面。 在画堂中,青琐窗前,春天无事,我多次听到这首歌,多次陶醉其中。 东风吹过,桃李花变成了黄尘,宝箱里的乐谱也蒙上了灰尘。 每一声每一听都让人感伤,还未老去就已知多少次心碎。 曲子终了,灯火熄灭,荒凉的城池中,寒月下夜飞霜。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旅途中听到《琵琶行》的歌声,感慨自己的流离失所,以及对往昔歌伴的怀念。诗中通过对《琵琶行》的反复吟唱,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琵琶行》的反复吟唱,表达了作者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青衫裛泪作长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泪湿衣襟的情景,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深切同情。“歌侣旧时人不见,举头欲听泪双垂”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歌伴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琵琶行》的反复吟唱,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琵琶行》的反复吟唱,表达了作者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琵琶行》的反复吟唱,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作者对流离失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张耒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白公琵琶行”是指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的“青衫裛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惊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