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孙莘老挽词四首

《孙莘老挽词四首》

时间: 2025-04-26 22:57:09

诗句

同功一体尽调元,独抱沉痾反故园。

壶遂暮年非不遇,人生到此可忘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7:09

原文展示

同功一体尽调元,
独抱沉痾反故园。
壶遂暮年非不遇,
人生到此可忘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人生中的经历和感情是息息相关的,虽然我和他人同在一体,但我却独自承受着疾病的折磨,重返故乡。时间已过,我的晚年并非没有遭遇,但在这种境地,人生的种种都可以淡忘,不必再多言。

注释

  • 同功一体:指与他人同为一体,意指人际关系密切,彼此相连。
  • 尽调元:尽力调整和协调,指调和感情、调适生活。
  • 独抱沉痾:独自忍受沉重的疾病,表明诗人身处困境。
  • 故园:故乡,指作者的归属地。
  • 壶遂:形容年纪渐长,人生的岁月如壶中酒般逐渐消逝。
  • 非不遇:并非没有遇到好的事情或机会。
  • 可忘言:可以不再谈论,意思是经历过的事情已不再重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自号淮海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婉约,语言清丽,擅长抒情,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孙莘老挽词四首》创作于秦观晚年,反映了诗人在疾病缠身、回归故乡时的感慨与思考。身处晚年的秦观,经历了世事的沧桑,心中自然有着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人生的领悟。

诗歌鉴赏

秦观在这首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开头“同功一体尽调元”,即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强调了相互扶持的重要性。然而,接下来的“独抱沉痾反故园”则将这种联系转化为个人的孤独,描绘了他在疾病中回归故乡的情感。这里的“故园”不仅是地理上的归属,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壶遂暮年非不遇”则暗示着晚年的生活,虽然经历了许多,但并不代表生活的失败。“人生到此可忘言”一句,更是将情感升华至一种超然的境界,表达了对人生的淡然态度。整首诗从个人的痛苦出发,最终达到对人生的释然,反映出秦观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于命运的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同功一体尽调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责任,暗示诗人与他人有着相同的经历和情感。
  2. 独抱沉痾反故园:表现自身的孤独与疾病,重返故乡却感到心情沉重。
  3. 壶遂暮年非不遇:指虽然年纪渐长,但人生中并非没有美好经历。
  4. 人生到此可忘言:在历经沧桑之后,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愿意放下过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如“同功一体”与“独抱沉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 象征:用“壶”象征时光,暗示人生的流逝与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个人遭遇的反思,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强调了人们在经历了许多后,对人生应有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象征归属和心灵的安慰。
  • 沉痾:代表痛苦与孤独。
  • :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同功一体”指的是什么? A. 彼此相连
    B. 互相竞争
    C. 各自独立
    答案:A

  2. 诗中“壶遂”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时光
    C. 家乡
    答案:B

  3.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A. 悲观
    B. 超然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秦观的《孙莘老挽词四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人生、情感的深刻反思,但秦观更侧重于对孤独与疾病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与执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维摩天女恰同参为阎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花港观鱼)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祝英台近 赴杭州屏风山休养,与文艺工作者二十五人偕 祝英台近 其九 并序 祝英台近 糊窗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央浼 舟字旁的字 乐退安贫 包含丫的词语有哪些 刁蛮 高字旁的字 验光 包含得的词语有哪些 寻花觅柳 江湖骗子 海市蜃楼 劳什子 豆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麦字旁的字 笳寒 东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