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六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六》

时间: 2025-05-07 10:01:52

诗句

夷望山前几钓篷,不惟能雨又能风。

吾身故作魏王瓠,爱此沿洄敏似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1:52

原文展示:

夷望山前几钓篷,不惟能雨又能风。吾身故作魏王瓠,爱此沿洄敏似鸿。

白话文翻译:

在夷望山前,有几个钓鱼的小篷船,它们不仅能避雨,还能抵御风。我把自己比作魏王瓠,喜爱这种沿着河流回旋的敏捷如同鸿雁。

注释:

字词注释:

  • 夷望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旅行途中的一个地标。
  • 钓篷:指钓鱼时用来遮阳避雨的小篷船。
  • 魏王瓠:比喻自己,瓠即葫芦,魏王瓠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大而无用之物,此处诗人自嘲。
  • 沿洄:沿着河流回旋。
  • 敏似鸿:敏捷如同鸿雁。

典故解析:

  • 魏王瓠: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用魏王赠送的大葫芦种子长成的大葫芦比喻大而无用之物,诗人借此自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从桃川到辰州的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夷望山前的钓篷船和诗人自比魏王瓠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不惟能雨又能风”一句,既描绘了钓篷船的实用功能,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而“吾身故作魏王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爱此沿洄敏似鸿”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夷望山前几钓篷”,描绘了夷望山前的钓篷船,营造了一种宁静的山水画面。
  • 第二句“不惟能雨又能风”,通过钓篷船的功能,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 第三句“吾身故作魏王瓠”,诗人自比魏王瓠,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自嘲。
  • 第四句“爱此沿洄敏似鸿”,通过“沿洄敏似鸿”的意象,强化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人自比魏王瓠,用比喻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自嘲。
  • 拟人:通过钓篷船的功能,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状的自嘲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钓篷:宁静的山水画面,生活的适应能力。
  • 魏王瓠:对自由的渴望,对现状的自嘲。
  • 沿洄敏似鸿: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魏王瓠”出自哪部作品? A. 《庄子·逍遥游》 B. 《论语》 C. 《孟子》 D. 《诗经》

  2. 诗中“沿洄敏似鸿”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现状的不满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风光的恐惧 D. 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涧上》: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六》与韩淲《涧上》: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多了一层自嘲和对现状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庄子》:了解“魏王瓠”的典故出处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 其十 索泉 哭卫卿弟三首 其二 同封仲坚采鹭鸶藤因而成咏录寄家弟诚之兼简李卫二生 大雪 寄景贤 留别林景商四首 其三 送暹禅者出京 孔翠篇 蜀府命题所藏宣和瑞鹤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拊缶 末游 风从响应 牛字旁的字 一边倒 渊渟岳峙 畏强凌弱 母字旁的字 颂偈 建之底的字 气字旁的字 金戈铁甲 燕岱之石 不直一钱 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