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6:12
原文展示: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赵蕃 〔宋代〕 我作长沙客,诸公多与游。 闻风亦云旧,识面怅无由。 忽辱高轩过,仍蒙古句投。 偶从旁舍去,不办小淹留。
白话文翻译:
我作为长沙的客人,与许多公卿交往。 虽然听说过他们的名声,但从未有机会见面,感到遗憾。 突然有幸他们驾临,还带来了古雅的诗句。 我偶然从旁边的住所离开,没有时间稍作停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赵蕃在长沙作客时,送别友人李元藻前往浙江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赵蕃在长沙的社交生活,以及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重和不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情,通过“闻风亦云旧,识面怅无由”表达了作者对未曾谋面的友人的敬仰和遗憾。而“忽辱高轩过,仍蒙古句投”则展现了友人的高贵和文雅,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激和欣喜。最后两句“偶从旁舍去,不办小淹留”则流露出作者对匆匆离别的无奈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和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离别。通过作者与友人的交往和离别,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生活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赵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的“诸公”指的是什么? A. 官员 B. 文人 C. 商人 D. 农民
“忽辱高轩过”中的“高轩”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尊贵 C. 平凡 D. 卑微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