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8:07
鲁如晦郎中挽词
作者:范成大
术业推游刃,功名苦溯洄。
著鞭孤壮志,筹算老奇才。
星省庞眉去,云山袖手来。
知公了时命,何必诔余哀。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鲁如晦郎中(鲁公)的怀念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犹如游刃有余,但名声和功名却难以追寻,令人痛苦不已。虽然有豪情壮志,但在现实中也难以施展。星辰和云山象征着他的人生境遇,似乎在一段时间内离去,又在另一段时间中云淡风轻。诗人感慨,既然知道你的命运与时势息息相关,又何必为此而悲哀呢?
“游刃有余”源于“游刃有余”的成语,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技艺高超。诗中多处提到的“星”和“云山”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的比喻,象征着命运的变幻。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澄心,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范成大的作品多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挽词是在鲁如晦郎中去世后,范成大为了纪念他而作。鲁如晦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因命运坎坷而未能施展抱负的人。诗中蕴含着对他生平经历的哀悼与敬意。
《鲁如晦郎中挽词》是一首深情且含蓄的悼亡诗,展现了诗人对鲁如晦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以“术业推游刃,功名苦溯洄”开篇,强调了在事业上游刃有余的鲁如晦,却在功名上苦苦追寻,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名利的执着与无奈。接下来的“著鞭孤壮志”描绘了诗人对鲁公豪情壮志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他的孤独与无奈。
“星省庞眉去,云山袖手来”则通过星辰与云山的意象,表现出鲁如晦的人生轨迹与命运的变幻,似乎在暗示他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而诗的结尾“知公了时命,何必诔余哀”,则转向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既然明白了时势的无常,为何还要为之悲伤呢?这种感慨不仅是对鲁如晦的哀悼,也是对自身命运的自省,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悼念为主题,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缅怀,同时以哲理的方式反思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知。诗人鼓励人们在面对命运时,应当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
选择题:鲁如晦所代表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星省庞眉去,云山袖手来”主要表现了__。
判断题:诗人认为应该为鲁如晦的命运而感到悲哀。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