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幕遮·燎沉香

《苏幕遮·燎沉香》

时间: 2025-05-04 01:52:57

苏幕遮·燎沉香

诗句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57

原文展示:

苏幕遮·燎沉香
作者:周邦彦 〔宋代〕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白话文翻译:

点燃沉香,驱散了湿热。
鸟儿在晴空中鸣叫,清晨时分轻轻窥视屋檐。
叶子上初升的阳光晒干了宿雨,水面清澈而圆润,微风中荷叶轻轻摇曳。
故乡遥远,何时能够回去?
我家在吴门,久居长安如旅客。
五月的渔夫是否还在思念我?
那轻舟小楫,梦中驶入芙蓉花的水域。


注释:

字词注释:

  • :点燃,燃烧。
  • 沉香:一种香料,通常用来驱虫和去湿。
  • 溽暑:湿热的天气。
  • 侵晓:接近黎明的时分。
  • 窥檐:偷偷看屋檐的样子。
  • 清圆:水面清澈而圆润。
  • 风荷举:微风中荷叶轻轻摇动。
  • 吴门:指今江苏省无锡市一带,诗人故乡。
  • 长安:古都,今西安。
  • 渔郎:渔夫。
  • 芙蓉浦:指荷花盛开的水域。

典故解析:

  • “吴门”是指诗人故乡,饱含对故土的思念。
  • “长安”作为古都,是士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地,但也体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词人。他以其细腻的词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苏幕遮·燎沉香》写于周邦彦身处长安,时常怀念故乡的心情。诗中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苏幕遮·燎沉香》是一首典型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燎沉香,消溽暑”一句,以点燃香料驱散暑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盛夏的反思。接下来的描写中,鸟雀的鸣叫和晨曦的光影,生动地再现了自然界的清晨景象。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情境。

“故乡遥,何日去”一句,流露出深深的乡愁。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长安生活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渴望。最后两句提到了“五月渔郎”,暗示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期盼,渔郎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江南水乡的温情。

整首词通过自然意象与情感的交融,构建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哀愁的画面,反映了周邦彦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燎沉香,消溽暑:用香料驱散湿热,暗示一种自我调适的方式。
  •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描绘鸟鸣清晨的生动场景,展现自然的生机。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细致描绘晨光照耀下的自然美,形成和谐的画面。
  • 故乡遥,何日去:思乡之情的流露,表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强调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 五月渔郎相忆否:渔郎象征着故乡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突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沉香比作驱散暑气,暗示内心的宁静。
  • 拟人:鸟雀的鸣叫与清晨的景象,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表达乡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沉香:象征着宁静与淡雅。
  • 鸟雀:代表自由和生机。
  • 荷叶: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小舟:暗示着归乡的希望与梦想。
  • 故乡:寄托着对温暖和安全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燎沉香”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驱散湿热
    B. 祭祀用
    C. 烹饪食物

  2. “故乡遥,何日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长安的留恋
    C.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渔郎”指的是什么?
    A. 渔民
    B. 诗人
    C. 商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
  • 柳永《雨霖铃》: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描写。

诗词对比:

  • 周邦彦 vs. 李清照:两者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周邦彦的情感更为细腻,而李清照则更显悲伤。
  • 苏幕遮 vs. 长恨歌:两首作品都涉及爱情与思念,但《长恨歌》更多地关注于男女情爱,而《苏幕遮》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周邦彦词集》
  3. 《古诗词鉴赏》
  4.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赏析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说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圆润,就足以流传千古。至于神理或说神韵,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可把这三句译成白话:“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词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写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珑可爱,因为他的故乡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那美丽的吴门,苏小小居住的地方。“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结尾三句,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莲叶……这时词人忍不住喊道:打鱼的大哥 ,还记得我吗?我是美成啊!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遐想。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关查询

遐方怨 怀弟未归 遐方怨 遐方怨 遐方怨 本意 遐方怨 遐方怨 暗香衣袖 遐方怨 男女同学数百人游呈贡桃园 遐方怨 遐方怨 遐方怨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海不波溢 积善成德 唬鬼瞒神 父母恩勤 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怍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厥尾 察辞 漫漶 幼孤 若结尾的成语 知其一,未知其二 月字旁的字 白衣天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