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遐方怨 怀弟未归

《遐方怨 怀弟未归》

时间: 2025-05-06 19:20:44

诗句

辞故国,向边关,匹马孤征千万山。

秦城辽海暮云闲。

计君东去日,几时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0:44

原文展示:

辞故国,向边关,匹马孤征千万山。秦城辽海暮云闲。计君东去日,几时还。

白话文翻译:

辞别故乡,向边疆而去,孤身骑马穿越万千山峦。秦城和辽海的夕阳下云彩悠闲地飘荡。计算你东去的时日,何时才能再回来?

注释:

  • 辞故国:告别故乡。
  • 向边关:前往边疆地区。
  • 匹马孤征:独自骑马远行。
  • 千万山:形容路途遥远,山峦重叠。
  • 秦城:指秦国的都城,可能特指西安。
  • 辽海:辽东海域。
  • 暮云闲:傍晚的云彩悠闲自在。
  • 计君:想念你。
  • 东去日:你向东去的日子。
  • 几时还:何时能够再归来。

典故解析:

  • 秦城:指的是古代秦国的都城,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长久。
  • 辽海:可以理解为辽东地区的海洋,象征着边疆的辽阔与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70-1949),字仲明,号秋水,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歌的影响,常以抒情见长,表达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创作背景:

《遐方怨 怀弟未归》创作于溥儒离乡求仕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亲人的挂念,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亲人归来的渴望。开篇“辞故国,向边关”,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的旅程。诗人在边疆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相互交织,形成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匹马孤征千万山”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诗人艰辛的旅途,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秦城辽海暮云闲”则用意象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悠闲,与前面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思乡之情的深切感。

最后两句“计君东去日,几时还”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亲人归来的渴望与焦虑,体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对亲情的珍视与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辞故国,向边关:表达诗人离开故乡,去往边疆的决心。
  2. 匹马孤征千万山:描绘出孤独跋涉的艰辛与遥远。
  3. 秦城辽海暮云闲:通过地域和时间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
  4. 计君东去日,几时还:直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心,感情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匹马孤征”暗示孤独旅程。
  • 对仗:如“辞故国,向边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归来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折射出动荡时代的离愁别绪。

意象分析:

  • 故国:象征着归属与温暖。
  • 边关:象征着离散与孤独。
  • 秦城辽海: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广阔的时空背景。
  • 暮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城”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 A. 唐朝
    • B. 明朝
    • C. 秦朝
    • D. 宋朝
  2. “匹马孤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热情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兴奋
  3. 诗中“计君东去日,几时还”哪一层意思?

    • A. 询问时间
    • B. 思念亲人
    • C. 向人请教
    • D. 计划行程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 《夜泊牛津口》: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意象相似但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溥儒及其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金缕歌 寿大人 金缕歌 登道场山绝顶 夜半乐 秋尽夜闻雨有怀 夜半乐 夜半乐 暮春华楼宫题壁 夜半乐 春夜观小伶演葛衣剧 夜半乐 夜半乐 夜半乐 夜趋剑阁,中途大雷雨侵,晨始抵宿处 夜半乐 马缨盛开有感而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财绅 顿开茅塞 日字旁的字 寂静 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匿止 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窥度 矩结尾的成语 心安神定 计穷势蹙 名命 尣字旁的字 桃之夭夭 怪力乱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