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6:42
原文展示:
朝廷植党互相挻,政事纷更属纪年。曾读上皇哀痛诏,责躬犹是禹汤贤。
白话文翻译:
朝廷中形成了党派,彼此互相牵制,政事频繁变更,记录在历史年表中。曾经读过上皇的哀痛诏书,自我责备的态度仍然是像禹汤那样的贤明君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80-1140),字彦冲,号屏山,宋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这首诗《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四》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政局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君主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当时朝廷内部党争激烈,政局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君主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党争和政事纷更的描述,反映了北宋末年政治的混乱和动荡。诗人用“植党互相挻”和“政事纷更属纪年”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和政事的频繁变更,表达了对这种局面的忧虑。后两句“曾读上皇哀痛诏,责躬犹是禹汤贤”,则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够像禹和汤那样贤明,自我责备,以改善时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朝廷党争和政事纷更的忧虑,以及对君主贤明的期望。诗人通过描述朝廷的混乱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同时希望君主能够自我责备,改善时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朝廷植党互相挻”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A. 朝廷中形成党派 B. 政事频繁变更 C. 君主的贤明 D. 历史年表的记录
诗中“责躬犹是禹汤贤”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A. 君主自我责备 B. 朝廷中形成党派 C. 政事频繁变更 D. 历史年表的记录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