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33
宜春宴射篇李驸马请赋杂言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风雨未过桐华时,
宜春苑中梨萼披。
天子赐宴群臣嬉,
少年都尉方追随。
暮归迟喜联留后,
兄弟双弓射熊皮。
侯宗戚族坐上少,
伯仲相顾惊恩私。
凤皇楼高玉箫吹,
金络骏马不肯骑。
自戒危溢作后规,
何郎莫媿书与诗。
春天的桐树花尚未凋零,
宜春苑中梨花盛开。
天子设宴款待群臣,
年轻的都尉们在旁追随。
临近黄昏归家,喜悦留连,
兄弟们双弓射熊皮。
侯宗和宗族的人坐得不多,
兄弟们互相惊讶于恩情的私密。
凤皇楼高处,玉箫声声,
金络骏马却不愿骑乘。
自我警惕,防止将来做错,
何必让年轻人羞愧于诗书。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聂隐,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与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细节入诗。
本诗写于宋代宜春苑的春日宴会,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宴会的欢愉和兄弟情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氛围。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宴会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欢乐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开头提到“风雨未过桐华时”,引入春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宴会的场景逐渐展开,天子设宴款待群臣的场景,彰显了权力与荣华,年轻的都尉们的追随表现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诗中兄弟二人共射熊皮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勇气与技艺,更深层地反映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令人感受到那种温暖的羁绊。最后,诗人自我警醒,反思未来,表达了对诗书的重视,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责任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人情的温暖,兼具了对权力的敬畏和对人情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春日宴会的欢乐场景,同时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警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宜春宴射篇》是谁的作品?
A. 杜甫
B. 李白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宴会是在什么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双弓射熊皮”中的“双弓”代表了什么?
A. 两个兄弟的合作
B. 两种武器
C. 两个国家的战争
D. 两种动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