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0: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0:35:30
溪头风浪起虚传,宽大遭逢台阃贤。
见说囊城鞭卫士,清朝曾恕范忠宣。
在溪边风浪翻涌,传递着虚假的消息;
宽大之地偶遇台阃的贤士。
听说囊城的卫士被鞭策,
清朝曾经对范忠宣表示宽恕。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事变迁,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是应石瑶林的邀请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赞誉。诗中提及的“宽大遭逢”可能暗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
这首诗以溪边的风浪作为开头,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映射人世间的动荡与虚假。诗人以“虚传”两字,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混乱,暗示着谣言的传播与人心的不安。接着提到的“宽大遭逢台阃贤”,给人以一种遇贤士的希望,似乎在期盼在动荡中能够得到明主的辅佐。最后一联则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将范忠宣的宽恕之德与现实中的困境进行对比,反映出诗人在社会动荡中对历史的回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言的对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与深邃的思想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诗人传达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逐句解析:
溪头风浪起虚传:溪边的风浪翻涌,象征着动荡不安的局势,虚假的消息在流传,反映出政治环境的复杂。
宽大遭逢台阃贤:宽广的地方遇到了贤明的官员,暗示在乱世之中仍然有得到明主的希望。
见说囊城鞭卫士:听说囊城的卫士被鞭策,描绘出当时士兵的艰难境遇,意味着对士兵的压迫与不公。
清朝曾恕范忠宣:提到清朝对范忠宣的宽恕,展现出历史人物的宽厚之德,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面描写的是自然与历史的结合,深层则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渴望贤能之士出现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宽大”指的是:
A. 宽广的地方
B. 大海
C. 高山
D. 城市
“清朝曾恕范忠宣”中的“恕”意为:
A. 忍耐
B. 宽恕
C. 责备
D. 赞美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D. 对战争的歌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