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5:38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
作者: 陈著 〔宋代〕
平平聊送目,咄咄不书空。
静见蜗争国,穷知马福翁。
逢人无眼白,耐是得颜红。
如此閒光景,何须到弱蓬。
这首诗的意思是:
平平淡淡地看着远方,不需要用笔去记录空虚的感受。
静静地看到蜗牛争抢自己的家园,穷尽所知却无从理解马福翁的遭遇。
遇到人时却无暇顾及他们的白发,只是耐心地等待红颜的出现。
在这种闲适的光景中,何必去寻找那脆弱的蓬草呢?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蜗争国”可以理解为对小事争执的讽刺,反映了作者对人事纷扰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时光,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对自我内心的关注。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对世事的淡漠。开头两句“平平聊送目,咄咄不书空”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平静观察,似乎在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物的无所谓。接下来的句子通过蜗牛争夺领地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琐事上的争执,表现出一种对人情世故的冷淡与无奈。
“逢人无眼白,耐是得颜红”中提到的“无眼白”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得颜红”则是对年轻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最后一句“如此閒光景,何须到弱蓬”则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自得与洒脱,表明作者宁愿享受这种闲适时光,也不愿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透过平淡的日常,反映出一种哲理性的人生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与自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世事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闲适的生活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对人际关系的淡漠,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眼白”指的是?
A.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B. 眼睛的颜色
C. 自然景物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超然淡泊
C. 热衷争执
“蜗争国”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小事的争执
B. 自然景观
C. 和谐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著的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但陈著更强调闲适与超然,而李白则表现出思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