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8:15
《悲苦行》
作者:王冕
悲风吹茅堕空屋,老乌号鸣屋上木。
谁家男子从远征,父母妻孥相送哭。
哭声呜咽已别离,道傍复对行人悲。
去者一心事,归者百感随。
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
皆因官税迫,非以饥所为。
布衣磨尽草衣折,一冬幸喜无霜雪。
今年老小不成群,赋税未知何所出。
昨夜忽惊雷破山,比来暴雨如飞湍。
此时江南正六月,酸风入骨生苦寒。
东村西村无火色,凝云着地如墨黑。
瞆翁瞽妪相唤忙,屋漏床床眠不得。
开门不敢大声语,门外磨牙多猛虎。
自来住此十世余,古老未尝罹此苦。
我感此情重叹吁,不觉泪下沾裳裾。
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
坐令尔辈皆安居。
悲风吹动茅草,掉落在空屋上,老乌鸦在屋顶上悲鸣。
谁家的男子从远方征战而归,父母和妻儿在送别时哭泣。
哭声呜咽,已经告别,路边又对行人悲伤。
离去的人满心忧虑,归来的人满怀感慨。
前年把大女儿卖了,去年把小儿子也卖了。
都是因为官税逼迫,并不是出于饥饿。
平民辛辛苦苦,草衣也磨损了,这个冬天幸好没有霜雪。
今年老小不成群,赋税不知道该从哪里来。
昨夜突然雷声震动山川,最近的暴雨如同飞湍。
此时江南正值六月,刺骨的寒风让人感觉苦寒。
东村西村没有火光,浓云像墨一样笼罩大地。
瞆翁和瞽妪互相呼唤忙碌,屋子漏水床上难以安眠。
开门不敢大声说话,门外猛虎磨牙声如雷。
我在这里住了十世余,古老未曾遭此苦难。
我感受着这份情感,重重叹息,不觉泪水湿透了衣裳。
要是有壮士能挽动天河,洗去这些烦恼,清澈整个九区,
让你们都能安居乐业。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与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压迫与不公。
《悲苦行》是王冕描绘社会苦难的力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动荡的社会中挣扎求存的惨状。开头的“悲风吹茅堕空屋”,用凄凉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无奈和绝望,随后的“谁家男子从远征”则引入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悲痛。诗人用“哭声呜咽已别离”道出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的痛苦。
在描绘社会现状时,王冕提到“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揭示了当时人们为了生存被迫出卖亲人的无奈。诗中多次提到的“官税”,反映了当时的苛捐杂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王冕以“布衣磨尽草衣折”描述了百姓的艰辛,而“今年老小不成群”则进一步表露出家庭的破碎与无助。
全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王冕没有夸张的激烈,而是用细腻的情感与沉重的叹息,展示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哀愁。最后的“安得壮士挽天河”更是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希望能有英雄出现,改变这一切苦难,让人们重新获得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悲苦为主线,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疾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悲苦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是为了表达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1.B,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