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

《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

时间: 2025-05-03 18:46:23

诗句

冠非责童子礼,儿必读手泽书。

箪瓢回也不敢,宗庙赤尔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6:23

原文展示

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冠非责童子礼,儿必读手泽书。
箪瓢回也不敢,宗庙赤尔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为孩子举行冠礼并不是因为对他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是希望他能够认真读书,理解祖先的教诲。即使是简单的生活也不敢忘记自己的责任,去宗庙祭祀的仪式又如何呢?

注释

  • :指古代男子成年时所戴的帽子,象征成年礼。
  • :责备、要求。
  • 童子:指年轻的男孩。
  • 泽书:指《诗经》,古代经典书籍,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 箪瓢:用来盛饭和水的器具,代表简朴的生活。
  • :回头,反顾。
  • 宗庙:祖宗的庙宇,祭祀祖先的地方。
  • 赤尔:赤子,指幼年或无邪的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雪窗,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以清新、简练著称,常常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冠礼的描写,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赤侄孙敢名圭行冠礼一首》通过简短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寓意。冠礼作为一种成年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仪式,更是对年轻一代的一种期待与教育。诗中提到“儿必读手泽书”,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此外,“箪瓢回也不敢”一语表达了生活的朴素与严谨,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美德的推崇。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前半部分指出冠礼的意义,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生活的描绘,深刻体现了对责任和传统的重视。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不仅有着文化的深度,也具有情感的温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冠非责童子礼:这里强调冠礼并不是对童子的责备,而是一种仪式。
  • 儿必读手泽书:希望孩子能够认真读书,吸取祖先的智慧。
  • 箪瓢回也不敢:即使生活简单,也不敢放松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 宗庙赤尔何如:询问在祖宗庙宇面前,作为后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何?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冠礼的形式与读书的内容,强调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 隐喻:箪瓢象征着简朴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强调教育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成年与责任的象征。
  • :知识与传统的象征。
  • 箪瓢:简朴生活的象征,反映出对物质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帽子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2. “儿必读手泽书”强调了什么? A. 读书的重要性
    B. 玩耍的乐趣
    C. 生活的艰辛

  3. “宗庙赤尔何如”中的“赤尔”指的是? A. 年轻人
    B. 祖宗
    C. 书籍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探讨了对传统和家庭的思念。
  • 《登高》(杜甫):表达对人生和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加注重教育与责任。王维通过送别的情感表达离别的痛苦,而刘克庄则强调了传承与成长的责任。在处理情感上,王维的诗歌更具个人色彩,而刘克庄则更关注家族和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两桥诗(并引)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数句 送吕昌朝知嘉州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 其一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 太白词,并叙 其五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余子碌碌 包含液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贪位慕禄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忝列衣冠 龜字旁的字 精神涣散 刀字旁的字 响震失色 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包含细的成语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驰轶 庸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