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0:30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昔仕年伤早,今归计恨迟。
赖存南岳草,可答北山移。
我年轻时就因早仕而感到伤感,如今归来却觉得时机已晚。幸好还有南岳的草木,可以回应我对北山的思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皎,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擅长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归隐后,反映了他对仕途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在宋代,士人多有仕途理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经历,许多诗人开始重视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的联系。
《昔仕》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的诗。诗歌开头“昔仕年伤早”,第一句通过“昔仕”引出诗人年轻时的经历,使人感受到他对青春流逝的伤感。这个词语不仅仅是对过去仕途的回忆,更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在当时,许多士人面临着重重压力,常常为了名利而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理想。刘克庄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早逝青春的惋惜。
接下来的“今归计恨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到故乡,却感到时机已晚,似乎错过了人生的美好时光,内心充满无奈与遗憾。这种感情与普遍的人生体验相契合,增强了诗的共鸣。
“赖存南岳草,可答北山移”则是诗歌的高潮部分。南岳的草木代表着自然的恒久与生命的延续,而北山则是诗人心中故乡的象征。尽管时光荏苒,人生苦短,但自然界的存在让人感到一丝安慰。草木如故,是对故乡的呼应与寄托,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再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传达了面对人生无常时,诗人选择与自然对话、与乡土相连的态度。这种情感的深邃和意象的丰富,使得《昔仕》成为一首耐人寻味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青春与理想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文化中通常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南岳与北山的对比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归属与怀念。
诗词测试:
诗人刘克庄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昔仕年伤早”中的“伤”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惋惜
C) 愤怒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南岳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自然的恒久
C) 人生的理想
D) 友谊的长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昔仕》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强调对故乡与自然的思念,而后者则更突出对人生及时行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