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1:45
紫骝马
作者: 欧必元 〔明代〕
带月饮长城,临风嘶汉营。
身经百战后,名以十年成。
不傍将军泣,偏从伯乐鸣。
朝来看蹀躞,肠断猎胡缨。
在月光下饮水于长城,迎着风在汉营中嘶鸣。
经历了无数战斗,经过十年的磨练名声才得以成就。
我不因将军的泪水而悲伤,偏偏要依靠伯乐的赏识而鸣叫。
早晨来观看你蹀躞的身影,心中感到无比痛断如猎人的胡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欧必元,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骏马为主题,表现出对马的赞美与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马的视角,表达了对将士英勇与命运的思考。
《紫骝马》以马为主角,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深厚感情,透过马的经历,隐喻了人们在战斗与生活中的艰难与不屈。诗中描绘的情景生动而具象,通过“带月饮长城”、“临风嘶汉营”的意象,展现出马在战场上的孤独与坚韧。尤其是“身经百战后,名以十年成”,不仅道出了马的历程,也象征着将士们在战斗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荣耀。马在战争中虽不与将军共泣,却以“伯乐鸣”自豪,反映出一种独立与自信的精神。最后一句“朝来看蹀躞,肠断猎胡缨”则通过视觉与情感的结合,传达出对美好与逝去的感慨,使整首诗在悲壮中又带有一丝柔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马的视角,表现了对战斗的尊重与对命运的感慨,传达出英雄主义与独立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伯乐”指的是谁?
A. 战士
B. 识马之人
C. 将军
D. 诗人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友情
B. 战斗与荣耀
C. 爱情
D. 孤独
“身经百战后,名以十年成”这句中“百战”指的是什么?
A. 马的经历
B. 将军的经历
C. 战争的次数
D. 所有士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马诗二十三首》对比,均表现了对马的赞美与对战斗的思考,但欧必元更加强调马的个体命运,白居易则更注重集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