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海棠

《海棠》

时间: 2025-05-01 17:04:03

诗句

杳霭何惊目,鲜妍欲荡魂。

向人无限思,当画不胜繁。

浩露晴方浥,游蜂暖更喧。

祇应春有意,留赠子山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4:03

原文展示:

《海棠》
作者: 晏殊 〔宋代〕
杳霭何惊目,鲜妍欲荡魂。
向人无限思,当画不胜繁。
浩露晴方浥,游蜂暖更喧。
祇应春有意,留赠子山园。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烟霭中,何以让我惊艳?那鲜艳的花朵,仿佛要撩动我的魂魄。对着人,心中无尽的思念,若要画出来也难以描绘其繁盛。清晨的露水刚被阳光晒干,游荡的蜜蜂在温暖的空气中更显喧闹。春天的情意,应该是留给子山园的吧。

注释:

  • 杳霭:指烟雾弥漫、朦胧的景象。
  • 鲜妍:鲜艳和美丽。
  • 荡魂:形容花的美丽让人心神荡漾。
  • 向人:面向他人,表达思念之情。
  • 浩露:清晨的露水。
  • :湿润。
  • 游蜂:飞舞的蜜蜂。
  • 祇应:只应该。

典故解析:

“子山园”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诗中提及的“春有意”寓意春天的美好和情感的寄托,暗指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疏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精通诗文,尤其擅长词。在文学上,他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海棠》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正是花开之际,诗人借海棠花的美丽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海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杳霭何惊目,鲜妍欲荡魂”用简练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惊叹与倾心,展现了花的美丽给人带来的震撼感。在“向人无限思,当画不胜繁”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思念,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对花的欣赏,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寄托。“浩露晴方浥,游蜂暖更喧”则描写了春天的气息,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整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杳霭何惊目:朦胧的云雾为何使我如此惊艳。
    2. 鲜妍欲荡魂:花的美丽使我心神荡漾。
    3. 向人无限思:面对他人,我有着无尽的思念。
    4. 当画不胜繁:若要画出这种思念,实在难以表达。
    5. 浩露晴方浥: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渐渐蒸发。
    6. 游蜂暖更喧:飞舞的蜜蜂在温暖的春日中更加喧闹。
    7. 祇应春有意:春天的情意,似乎是留给子山园的。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鲜妍欲荡魂”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表达花的美丽对人的影响,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柔情。
    • :象征生命、希望。
    • 露水:象征清新、纯洁。
    • 游蜂:象征勤劳、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杳霭何惊目”中“杳霭”指什么? A. 晴天 B. 烟雾 C. 星辰
    答案:B. 烟雾

  2. 诗中“浩露晴方浥”描写了什么景象? A. 花开 B. 清晨的露水 C. 黄昏
    答案:B. 清晨的露水

  3. “祇应春有意”中的“有意”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春天的情感 C. 春天的美丽
    答案:B. 春天的情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海棠》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倾向于描绘自然之美,后者则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美学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殊词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烟村 纸帐 夜书所见 游园不值 江梅 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其二 范才元道中杂兴 渔家傲 其三 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 水调歌头(陪福帅宴集口占以授官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取辖投井 刺结尾的成语 闲别 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兴旺发达 目不交睫 大义灭亲 黹字旁的字 蔫头耷脑 揭举 乔妆打扮 廾字旁的字 包含岂的成语 艮字旁的字 施恩布德 享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