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 其五 光武

《咏史 其五 光武》

时间: 2025-08-07 09:09:35

诗句

金匮哀章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

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9:09:35

原文展示:

金匮哀章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
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

白话文翻译:

金匮的哀章正是大家所哀悼的,又将符命讨论在灵台之上。
泰山是通往黄泉的古老之路,何以皇帝的轿子偏偏要来到这里?

注释:

  1. 金匮:古代存放重要文书的地方,常与悲痛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2. 哀章:指悲哀的章句,可能是指关于故人的悼念诗文。
  3. 符命:命令或符号,常与天命、皇权有关。
  4. 灵台:古代祭祀或讨论政事的地方。
  5. 太山:指泰山,古代被视为五岳之首,象征稳重与权威。
  6. 黄泉路:指通往阴间的道路,象征死亡。
  7. 銮舆:古代帝王的车舆,象征皇权和地位。

典故解析:

  • 金匮哀章:源于《史记》中对王莽的评价,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哀叹。
  • 太山千古:泰山作为文化象征,历史悠久,是古人心中的神圣之地。
  • 黄泉路:在古代文化中,死亡是生命的自然归宿,常用黄泉路来暗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其作品多反映历史及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政治腐败之时,诗人借古人历史事件抒发对现状的感慨,表达对权力与死亡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咏史 其五 光武》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对金匮与灵台的描写,将人们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融为一体。首句提到金匮哀章,暗示过去的悲剧在历史的长河中仍然萦绕不去,诗人似乎在叹息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悲哀。

接下来的“又将符命议灵台”则引出了对权力的反思,灵台作为政治决策的场所,暗示了权力与命运的交织。最后两句“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通过对比,揭示了权力的短暂与死亡的永恒,令人深思。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蕴丰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权力与生命的深刻洞察。通过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无奈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金匮哀章正共哀:金匮的哀章,众人都在悲哀,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
    • 又将符命议灵台:在灵台讨论天命,暗示权力与命运的密切关系。
    • 太山千古黄泉路:泰山作为历史悠久的象征,通向黄泉,象征着死亡的必然。
    • 底事銮舆爱上来:皇帝的轿子为何要偏偏来到此地,反映了对权力无常的质疑。
  2.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金匮”与“灵台”、 “太山”与“黄泉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黄泉路”比作死亡之路,深化了主题的悲凉感。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探讨了历史与权力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权力的思考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传达出一种对历史反思的情怀。

意象分析:

  1. 金匮: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哀痛。
  2. 灵台:代表着权力与政治的决策场所。
  3. 太山:用以象征历史的厚重与坚固。
  4. 黄泉路:暗示着死亡的必然与无常。
  5. 銮舆:象征着皇权的短暂与奢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金匮与灵台的关系是什么?

    • A. 仅为祭祀场所
    • B. 历史与权力的交织
    • C. 旅游胜地
    • D. 诗人的故乡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太山千古黄泉路”强调了_____的主题。

  3. 判断题: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对/错)

答案:

  1. B
  2. 死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送别》
  2.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咏史 其五 光武》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但王维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陈普则更关注权力与死亡的主题。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历史与诗歌 — 宋代诗人的心路历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其五 和袁望回 历阳倅蒙庵郑公卒於位记岁在丁丑与仆有交承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 和袁望回春雪 题李梦发摇碧堂 减字木兰花·修眉山远 和魏定父 久客和子薳用老杜韵 送刘元发归鄱阳次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捉鬼放鬼 护岸 瞋目张胆 而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忠孝节义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额结尾的成语 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嚼征 托子 没卫饮羽 先字旁的字 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克勤克俭 昱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