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下·司马宣王

《咏史下·司马宣王》

时间: 2025-05-04 03:23:49

诗句

家门营立事方新,已畜倾巢覆穴人。

出尔到头终反尔,寡孤何用必随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49

原文展示:

家门营立事方新,
已畜倾巢覆穴人。
出尔到头终反尔,
寡孤何用必随身。

白话文翻译:

家门口刚建立起新的事业,
却已积聚了倾覆窝巢、覆灭家园的敌人。
到头来你们的反叛终归是反噬自己,
孤身寡人又有什么必要跟随你们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家门营立:家门口建立的营地,指新的事业。
  • 倾巢覆穴人:倾覆巢穴,指摧毁生存的基础,暗指敌人。
  • 出尔到头终反尔:说出的话最终会反噬自己,意指反叛者自食其果。
  • 寡孤:孤独而寡少的人,形容无依无靠。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倾巢覆穴”可联系到历史上许多因内乱而覆灭的王朝,表达对权力争斗的无奈与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语言精炼,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政治斗争频繁。诗人以历史为鉴,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深刻揭示了权力争斗中的悲剧与无奈。首句“家门营立事方新”展现了一个刚刚崛起的理想状态,然而随之而来的“已畜倾巢覆穴人”则暗示敌人的潜伏与威胁,形成鲜明对比,令读者感受到一种紧迫感与危机感。接下来的“出尔到头终反尔”,不仅传达了反叛者最终必将自食其果的道理,更引发了对人性与宿命的深思。末句“寡孤何用必随身”则是诗人对孤立无援的感慨,表达了对追随错误领袖的无奈与悲哀。整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兼具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感受,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门营立事方新:描述了一个新事业的建立,象征着希望与奋斗的开始。
  2. 已畜倾巢覆穴人:揭示出潜在的威胁,暗指那些敌对势力的阴谋。
  3. 出尔到头终反尔:强调反叛者的行为最终会导致自我毁灭,预示着历史的循环与宿命。
  4. 寡孤何用必随身:表达出对孤独者的不屑与反思,强调个体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 对比:新事业与敌人之间的对比,展现出希望与绝望的冲突。
  • 寓意:通过历史的反思,传递出深刻的哲理与警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权力的争夺与人性的脆弱,揭示了历史循环中无数个体的无奈与悲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门:象征着安全和希望的起点。
  • 巢穴:象征生存的基础,暗示着被摧毁的脆弱。
  • :象征孤独与无助,表达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家门营立事方新”中的“营立”指的是什么? A. 建立营地
    B. 建立事业
    C. 建立房屋

  2. “倾巢覆穴”主要指什么? A. 建立新家
    B. 敌人的威胁
    C. 反叛者的行为

  3. 诗人对“寡孤”的感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孤独无助
    B. 追随错误的无奈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秋兴八首》
  2.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咏史下·司马宣王》和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均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映现实,却各具风格。陈普更加直接的批判与杜甫的含蓄深邃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时代情感与艺术手法。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陈普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玩初月(一作沈佺期诗) 和李明府 棹歌行 伤祝阿王明府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晚泊江镇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冬日野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邦的成语 博物馆学 依乷附木 子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切中要害 雨字头的字 呼天唤地 鹅毳 引颈 抵足谈心 娑盘 谠言直声 匣里龙吟 儿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