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辛亥上冢

《辛亥上冢》

时间: 2025-04-27 01:16:56

诗句

寒闺守节少年时,志凛冰霜不可移。

追远积成千古恨,报恩宽作十年期。

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应传寡妇碑。

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56

诗词名称: 辛亥上冢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寒闺守节少年时,志凛冰霜不可移。
追远积成千古恨,报恩宽作十年期。
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应传寡妇碑。
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闺房中守节的少年,意志如冰霜般坚定,无法改变。
追思远去的恩情,积累成了千古的遗恨,为了报恩宽恕自己,定下了十年的期约。
这一生对得起先君的牺牲,后世必定会传颂为寡妇碑。
兰若中栖息的神灵安稳无忧,遗言今天已被九原知晓。

注释:

  • 寒闺:指冷清的闺房,象征孤独和坚贞。
  • :指为忠贞而守节。
  • 志凛:志向坚定。
  • 追远:追念先人或过去的恩情。
  • 千古恨:指长久以来的遗憾。
  • 报恩宽作:为报恩而宽恕自己。
  • 寡妇碑:指为先君殉节的寡妇所立的碑,象征忠贞。
  • 兰若:指兰草,寓意幽静之所。
  • 九原:指阴间或亡者的归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生活于宋代,因其诗作多表现对忠贞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而知名。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辛亥革命时期,诗人借助对忠贞的歌颂,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对历史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的情感与价值追求。

诗歌鉴赏:

《辛亥上冢》通过对个人忠贞与历史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诗的开头以“寒闺守节”引入,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节操,意图强调守节的崇高。接着提到“追远积成千古恨”,显示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已逝恩情的惋惜,这种情感的积累,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负担。

“此生不愧先君死”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先君的忠诚与自我牺牲的自信,表现出一种坚毅的态度。诗的结尾“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则通过意象的转换,传达出对安宁与宁静的渴望,象征着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既有深厚的历史感,也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体现了姜特立对家国情怀和个人道德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闺守节少年时:描绘了在孤独环境中坚守节操的少年,强调了忠贞不渝的品格。
  • 志凛冰霜不可移:意志坚定如冰霜,无论外界如何变迁都无法动摇。
  • 追远积成千古恨:追思过去的恩情,留下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 报恩宽作十年期:为了报恩,自我宽恕,设定了十年的约定。
  • 此生不愧先君死:这一生无愧于先君的牺牲,表现出强烈的忠诚与责任感。
  • 后世应传寡妇碑:希望后人能够铭记自己的忠贞,传颂自己的故事。
  • 兰若栖神安稳在:愿意的灵魂栖息于静谧之地,象征着内心的平和。
  • 遗言今日九原知:遗留下来的话语,今天已被已故的灵魂所知晓,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承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闺守节”与“志凛冰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意志比作冰霜,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坚定不移的情感。
  • 象征:兰若象征着宁静与精神的安宁,承载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贞的歌颂和对历史责任的担当,表现出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伟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闺:象征孤独与坚贞,代表个人的内心世界。
  • 冰霜:象征坚韧不拔的意志,体现了忠贞的品质。
  • 千古恨:象征着历史的遗憾与对先贤的追思。
  • 兰若:象征着安宁与归属,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
  • 九原:象征着对亡者的纪念与对历史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闺守节”中的“节”指的是什么?

    • A. 节日
    • B. 忍耐
    • C. 忠贞
    • D. 节气
  2. 诗中提到的“千古恨”是指什么?

    • A. 对先人的追思
    • B. 对个人的遗憾
    • C. 对历史的遗憾
    • D. 对爱情的失落
  3. “兰若栖神安稳在”中的“兰若”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安宁
    • C. 悲伤
    • D. 斗争

答案

  1. C - 忠贞
  2. C - 对历史的遗憾
  3. B - 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侧重描绘自然环境,与《辛亥上冢》的情感表达形成对比,前者更多表现出豪放的气概,而后者则是对忠贞与历史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相关诗歌的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与解析的参考书目
  • 《文学与历史的交汇》 - 诗人与历史的关系探讨

相关查询

捣练子 咏霜 捣练子 咏霜 捣练子 咏愁 捣练子 晚春 捣练子二首 其二 避雨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造福 避之若浼 三框儿的字 仙令 灾梨祸枣 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漂麦 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塞耳盗钟 斗字旁的字 题覆 泰山其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病字头的字 断线鹞子 提土旁的字 矛盾重重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