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55
塞上曲
作者: 耿湋 〔唐代〕
惯习干戈事鞍马,
初从少小在边城。
身微久属千夫长,
家远多亲五郡兵。
懒说疆场曾大获,
且悲年鬓老长征。
塞鸿过尽残阳里,
楼上凄凄暮角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伤感。诗人自小生活在边城,习惯了马鞍和战争的生活,身居低位,却长期担任千夫长的职务,家乡远在五个郡,这里有许多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战士。诗人懒得再提自己在疆场上的丰功伟绩,眼下只感到岁月流逝,使自己鬓发斑白,长年征战的悲哀。夕阳下,塞外的鸿雁已飞过,只剩楼上凄凉的角声在回荡。
耿湋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争的苦乐。其诗风多沉郁、感伤,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国家大事。
《塞上曲》创作于唐朝时期,正值边疆多事之秋,诗人通过表现个人的战争经历,反映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塞上曲》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边塞诗,诗人耿湋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无尽疲惫与哀伤。整首诗以“干戈事鞍马”的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硝烟与战斗的环境中,显示出诗人从小生活在边塞的背景。接着,诗人自谦地提及自己身微久属千夫长,这一方面显示了他的身份,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战争的无奈与疲惫。
诗中“懒说疆场曾大获”,表达了诗人对以往战功的淡然,随着年岁渐长,他只感到身心俱疲,似乎不再渴望过往的荣耀,而是对长年征战的悲哀感到无奈。最后两句描绘了夕阳下的萧瑟景象,鸿雁飞过,残阳如血,楼上的角声凄凉,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这首诗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充分展示了唐代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呈现了诗人对战争生活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既有对家庭和故土的深情眷恋,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塞上曲》的作者是?
A. 王之涣
B. 李白
C. 耿湋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千夫长”指的是?
A. 一千士兵的指挥官
B. 军队的最高统帅
C. 一位普通士兵
D. 诗人的朋友
诗中“懒说疆场曾大获”的意思是?
A. 想要继续战斗
B. 对过去的负担感到无奈
C. 自豪于过去的成就
D. 渴望更多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