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38
涌泉门北湖西偏,
刘公祠堂垂百年。
华榱杰栋压湖曲,
老榕脩竹摩苍烟。
羽书昨日淮南至,
官司已卜城濠地。
毁垣拆屋行见嗟,
累岁经营旬日废。
风亭月榭一时空,
回首旧游如梦中。
更说当年樗里子,
谁令卜宅近秦宫。
涌泉门北边的湖西偏,
刘公的祠堂已屹立百年。
华丽的檐柱和高耸的屋顶压缩着湖边的曲水,
古老的榕树和修长的竹子摩挲着苍翠的云烟。
昨天的羽书从淮南传来,
官府已决定在这里筑城和开挖护城河。
看到毁坏的围墙和拆掉的房屋,我不禁感叹,
多年经营的成果在短短几天内就被毁弃。
风亭和月榭如今都空无一人,
回首往日游玩,如同梦中之事。
更有那当年的樗里子,
是谁让他选择了靠近秦宫的宅子?
陈亮(约1230-1300),字仲明,号青霞山人,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因其文学成就及对历史的关注而著称。其诗风格清新,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切和个人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之时。诗中反映出作者对古迹毁灭的痛惜,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以刘公祠堂的毁坏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惋惜之情。开篇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展现了湖西的自然之美和人文景观的辉煌。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通过羽书传来的消息,引入了城池建设的主题,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最后,回忆与樗里子相关的历史,进一步引发对地理选择的思考,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景入人,由人及事,形成了一种循环的意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华榱杰栋”、“老榕脩竹”,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人文的精神。作者以个人的感受引发对社会的思考,反映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刘公祠堂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毁灭的忧虑,反映出社会动荡与人心的惆怅。作者对昔日繁华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羽书”指的是什么?
A. 信鸽传递的信件
B. 手写的书信
C. 古代的文书
“老榕脩竹摩苍烟”中“摩”的意思是?
A. 碰触
B. 磨砺
C. 保护
诗中提到的“樗里子”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将领
陈亮《壬辰春淮南有警报元帅吴公首议筑城求故址刘氏祠堂在焉伤其毁拆慨然有作》与李白《庐山谣》:两者均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前者更侧重于社会变迁的忧虑,后者则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